主頁 > 普洱茶產地 > 普洱茶山頭山寨地理位置及口感特色參考大全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山頭山寨地理位置及口感特色參考大全

1布朗

茶區位置:布朗位于西雙版納州勐?h,布朗山面積1016平方公里,布朗族為古代濮人的后代,可以說是茶藝的始祖,是他們最早栽培、制作和飲用茶葉。布朗山的南部和西部與緬甸接壤,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布朗族是西雙版納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源頭。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強,舌面上顎中后段稍苦,上顎香濃味重,區別于班章茶。

2班章

茶區位置:班章位于西雙版納勐?h。有新、老班章茶區之分。新班章種植3502畝新茶園。

生長型態與茶種:栽培型的古茶園數千畝,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

特色:這里介紹的是老班章茶區的茶質特點。其在云南的大葉種中,與布朗山香型和口感相似,然質較重、苦味很重,香氣下沉,舌尖與上顎表現不明顯。

3老曼峨

茶區位置:位于布朗山鄉東北邊,距離布朗山鄉政府16公里。

生長型態與茶種:大葉喬木類。

特色:老曼峨古樹茶葉型肥大厚實,春茶卻顯的難一下喉,湯質厚,特別霸氣,苦很重還略澀,香高,青味重,生津好,韻足,回甘好。主要有一下四個特點:1、葉厚,條索肥大;2、湯色金黃透亮;3、苦若黃連,苦盡甘來,5-7泡后,鳴泉生津,后舌跟回甘;4、茶氣霸氣,性極寒,十泡以后口感更為爽滑,極耐沖泡。

4巴達

茶區位置:巴達位于西雙版納州孟?h西雙版納洲勐?h西部。巴達茶山有野生茶樹群和栽培型古茶園兩大源。1961年在巴達大黑山發現一株高達50余米的巨大茶樹,被稱為“巴達茶樹王”,樹齡在1700多年,成為巴達茶區特殊的資源景觀。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栽培野生。

特色:數量少,口感類似于布朗山茶區,舌面后段與上顎后段微苦,但平均茶質較為薄,上顎中后段有特殊的氣味。

5賀開

茶區位置: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勐混鎮。西雙版納州迄今保存較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不施任何化肥、農藥,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古茶園,其茶葉內含物質豐富,香高馥郁,滋味濃厚。

生長型態與茶種:半喬木大葉類。

特色:條索黑亮緊結、稍長,湯色金黃明亮,稍苦澀,澀顯于苦,苦化甘較快,澀稍長,湯質飽滿,山野氣韻較強,杯底香明顯且較持久!

6南糯

茶區位置:南糯山位于西雙版納州勐?h,原屬于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的所在地。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以哈尼族為主,族人將吃不完的竹筍制成筍醬,為當時地方首領所喜愛,要求山寨每年以這種筍醬進貢,后來就把此山稱作南糯山。哈尼人最早在南糯山上開始種植茶葉。目前南糯山茶區保留著1000多公頃混生的古老茶園,其中有1000年以前布朗族所栽種、荒廢并遺留的古茶園。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揚清甜、性茶品,上顎中段舌尖甜香,甘韻在舌面中段,湯質滑口澀度稍高。

7那卡

茶區位置:勐?h東部綿延的崇山中。

生長型態與茶種:其茶樹屬喬木中葉種。

特色:茶品口感苦澀,微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其古茶樹茶以獨特的高香和濃郁的茶氣,走俏市場。

8勐宋

茶區位置:勐宋位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南部。西雙版納有兩個勐宋,分屬勐?h和景洪市。這里介紹的是位于景洪市南部之勐宋。東與布朗山接壤,南部與緬甸交界。勐宋是傣語,意為高山間的平壩。于大勐龍,勐宋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為早期布朗族所栽種。野生茶品種中,當地布朗族區分為“甜茶”和“苦茶”,苦茶苦而不化,難入喉。茶農們采摘制茶的為甜茶類。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栽培野生。

特色:水柔香甜,上顎與舌面后段有特殊氣味,舌面根部苦味明顯,難化。近年來因為易武茶價高,民間有的就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銷售。

9帕沙

茶區位置:帕沙村隸屬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格朗和哈尼族鄉,地處格朗和鄉政府西南邊,距鄉政府6.00公里,距縣城33公里。東鄰帕真村、南鄰小街鄉南迫村、西鄰勐混鎮廣崗村、北鄰蘇湖村。截止2008年底,轄帕沙中寨子一隊、帕沙中寨二隊、老寨一隊、老寨二隊、帕沙新寨、老端、南干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61.78平方公里,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5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農作物。由于整個勐海片區名山茶多,帕沙的名氣要排得靠前。

生長型態與茶種:栽培型古茶樹歷史久遠,茶樹齡在三百年到六百年左右,也有幾十年的小茶樹。

特色:湯色青綠色,香氣高揚,湯水柔軟,舌面回甘生津持續,層次變化明顯,有苦味,基本感覺不到澀味。

10景谷

茶區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區景谷縣。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條索不長,葉質厚,口感刺激性強而集中,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偏苦為其特色,時有輕發酵香甜味。

11邦崴

茶區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區瀾滄縣。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茶。

特色:香甜質重飽滿,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微苦澀、甘韻強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層次明顯。

12革登

茶區位置:革登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地處六大茶山的東北部,東連孔明山、南與基諾山隔江相望、西接蠻磚茶山、北以倚邦茶山相鄰。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發寨、新酒房、萊陽河一帶。如今革登茶山的老茶樹所剩無幾,僅存茶房、秧林、紅土坡等幾片古茶園,累計不足500畝。以目前革登茶山實際的狀況,可說很難量產茶品,名列六大茶山,但可謂名存實亡。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葉種以特殊香型著稱,上顎香甜微有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顯、苦有甘韻,湯質稍薄。

13蠻磚

茶區位置:蠻磚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屬于古六大茶山茶區。地處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間,蠻磚古茶山包括蠻林和蠻磚等地。過去蠻磚的茶葉每年產量達萬擔以上,大部分被運往易武加工和銷售。雖同屬六大茶山,但在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區被重視,也因此這里的茶山和古茶園才得以較為完好的保存。目前蠻磚茶區茶質還保持著較好的水平。

生長型態與茶種:云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和其它六大茶山相比較,茶葉的色澤較深;舌面與上顎中后段的口感質厚香滑、舌面微苦?诟邢銡饨谐,不如曼撒,易武的香氣高揚,近年來茶質的表現還在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