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界,只要一說起“同昌黃文興”,總會引來陣陣嘆賞之聲。
殊不知,在這經典老茶的背后,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傳奇人生,以及一個被歷史湮沒的百年老茶號......
前段時間,在“普洱藏家”和館主魯文鋒先生喝茶的時候,有幸碰到了鄧時海先生,談及“同昌號”。
鄧時海先生說:在他寫的《普洱茶》一書中,曾專門講過這款茶。由于自己對老茶一直都很好奇,回家后,特意查看了“同昌號”的資料,F將“同昌號”的資料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魯文鋒先生他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歷年收藏了清末宋聘、百年福元昌茶王、1930年敬昌號、1952年極品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堪稱名副其實的“普洱藏家”!
魯文鋒先生創辦的普洱藏家茶館,線下做了10多年,如今魯老師主動擁抱互聯網,入駐互聯網,成為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為天下茶友分享專業的普洱好茶!
1、同昌圓茶
同昌號創設于同治七年(1869年),曾經在清末民初停廠歇業。1921年左右,很多茶莊商號在易武茶區 復業或新創茶號。
其中有朱宮寶茶商在易武大街,重新創立同昌號茶莊,繼續生產易武正山普洱茶品。
到了1929年時,普洱茶的年產量為四百多擔,茶廠規模也相當大,但可惜的是,那時所制造的產品已經看不到了,只留下茶莊名號和簡單的文字資料。
約在1930年后,同昌號茶莊更換了主人,由商人黃文興接手主持業務運作。
茶莊易主的初期,仍然是以同昌號的商標發行茶品,只是在茶品內飛的落款,改為“主人黃文興謹白”。
可惜的是,1948年9月,黃文興在勐臘為易武人民自衛軍購買武器時,被國民.黨保安三團捕獲殺害。
這個像江湖俠士的茶號莊主的生命從此劃上了句號,一代名茶“同昌黃文興”也隨之斷了“香火”,如今僅能在拍賣場上尋覓。
到了較晚期,接近1949年時,將同昌號改為“同昌黃記”,茶莊的主持人也換成黃錦堂。
至于黃文興和黃錦堂是什么關系?有待查證。并且在茶品內飛落款也改為“同昌黃記主人謹白”。
2、同昌黃記藍圓茶
一開始時是白底藍色圖字的內飛,而最后改為白底紅色圖字。目前可以看到的,有同昌號主人黃文興的圓茶,這些茶品約有七十年陳期。
另外兩種都是以同昌黃記為商標的,一為藍色內飛,一為紅色內飛,兩者陳期都約為五十年左右。
紅色內飛的茶筒中,并附有一張內票,落款為“主人黃錦堂謹識”。以上三種茶品,習慣性的分別稱為“同昌圓茶” “同昌黃記藍圓茶”以及“同昌黃記紅圓茶”。
同昌圓茶餅身厚實并呈深栗色,條索扁長,白毫粗碩,明顯看出梗葉一體的茶箐,十分自然美觀。而且是三種茶品中,油面光澤比較好的。因制造關系,餅面留有深凹痕跡。
埋貼著一張藍字白底,5厘米x6厘米內飛,在其上落款為“主人黃文興謹白”。
同昌黃記藍圓茶的餅身外觀與同昌圓茶極相似,色澤油光大致相同。
同昌黃記藍圓茶的條索較細,葉面較干瘦些,茶菁明顯不如同昌圓茶優良,圓茶餅面埋貼一張白底藍字內飛。
其大小、款式以及圖字設計與同昌圓茶者相同,而版面圖字比較清晰,落款是“同昌黃記主人謹白”。
每一個餅面上,留有更明顯、較深的凹痕。
同昌黃記紅圓茶的餅身非常結實,有如圓茶鐵餅一樣的堅硬,餅身壓造成型與敬昌圓茶同樣圓順美觀。
采用三四五等較嫩普洱茶蓄,而且茶葉經過特別揀選,梗條較少,多單張葉片,條索細扁,餅面栗紅。
由于茶菁較細嫩,如同慶老號圓茶一樣,油光比較淡。
內飛是白底紅色圖字,大小款式以及圖字內容與同昌黃記藍圓茶者相同。每筒中壓有一張約8厘米正方形內票,其上落款是“主人黃錦堂謹識”。
同昌號和同昌黃記的圓茶上內飛,都寫明其原料是采用“正山細嫩茗芽精工揉造”,但是經過多次實際的品鑒,這三種圓茶整體品味,其表現不似易武茶山普洱茶應有的氣勢,反而比較接近倚邦茶區的風格。
茶香是倚邦茶的青嫩香特色,雖然已存放了六十多年,而茶韻顯得比一般同時期的茶韻來得新些,尤其同昌黃記紅圓茶的餅身結實緊密,陳化較慢,茶韻更為新,有如20世紀70年代的產品一樣。
經常有人認為是邊境普洱茶菁,水性較薄但還算柔順,茶氣表現稍弱。
這樣的表現明顯不是易武正山普洱應有的特色,正如同昌黃記紅圓茶內票所寫明“此茶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