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貴則數十萬,賤則九塊九,普洱之王“老班章”怎么了?(2)
2017年05月21日

貴則數十萬,賤則九塊九,普洱之王“老班章”怎么了?(2)


不過曾園認為,由于違法利潤高,造假成本低,執法難度大,僅靠監管部門的運動式執法無法從根本上鏟除行業痼疾!巴鈬a區的毛茶,原料成本不過數百元、上千元一公斤,只要貼上‘老班章’標簽,就是數倍、數十倍的利潤差;而且茶葉遠不如白酒中濃香型、醬香型的涇渭分明,何況真正懂茶的茶友少之又少,因此造假技術含量并不高;此外由于普洱茶作為農產品的屬性特點,證據難以固定,責任主體劃分困難!
何青元指出,從根源上看,這一亂象的背后則是行業缺乏相關等級標準。
與咖啡等飲品相比,茶葉的標準化更難,導致茶飲價格體系長期比較混亂。目前我國現行茶業國家標準166項,行業標準171項,還有茶業地方標準826項。不過,全國茶標委制定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均是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同時,標準內容中只明確規定了產品品質特征和基礎理化指標,并不涉及價格。
當前,已有部分茶企在標準化建設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通過細分包裝,結合茶葉產地、等級和重量等,制定不同的標準和相應的價格體系,消費者能更好地識別產品的優劣。
在何青元看來,全行業還需達成共識,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提升茶葉品質,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監督管理,提高市場的認可度、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這是普洱茶乃至整個中國茶葉市場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與此同時,有觀點指出,普洱茶亂象治理,重在控制源頭。
沿著茶產業鏈向上追溯,茶葉最初的形態是茶樹上的鮮葉,它的好壞對成茶品質有決定性作用,因此,從源頭的鮮葉開始就必須嚴格把控。
根據小罐茶安排專人住在老班章村緊盯茶葉采購的經驗來看,從源頭入手,通過“訂單農業+源頭直采”的方式,實現對產品種植生產及采買運輸的全程管控,從源頭構建食品安全體系,有利于保證茶葉的品質。
張藝林表示,在春茶季,他們看上了哪棵樹,就和農戶提前磋商購買,確保買到真正的“樹”上的鮮葉,然后第一時間安排炒茶、晾曬、制茶,以確保茶葉的新鮮正宗。
對此,曾園認為,品質是企業品牌的基礎,也是老班章乃至普洱茶的生命線,從源頭直采是品質把控的重要手段,能更好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質。
也有專家指出,從長期來看,中國茶葉市場的消費升級仍是大勢所趨,對于消費者而言,需從品牌、品質等方面挑選優質的茶葉,不要盲目消費;而對廣大茶企而言,必須順勢而為,加強品質建設,從而贏得持續的高增長。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文/余源、劉德炳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3619630918
 132141167129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