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普洱茶:按照普洱茶樹的進化形態分類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按照普洱茶樹的進化形態分類

 【野生型野生茶】
可以說原始的野生型茶樹是茶科植物未進化成現代可飲用茶樹的祖先。野生型茶樹為喬木型,樹姿高挺,由于沒有采摘,茶樹高度多在幾米至幾十米間。茶樹因種生而容易發生變異,口感、香氣也復雜多變。云南幾種分布著大量野生型古茶樹群落,是珍貴野生茶,適合做茶品者較少,比如元道茶業的滇紅茶,便是野生紅茶一類。
【栽培型野生茶】
栽培型大茶樹是數百年前云南先民栽培的茶樹。以喬木或者是小喬木居多,樹枝多開展或者是半開展,為了便于采摘而限制茶樹的高度,多數在2~3米之間,樹齡多數為100~500年間,少數古樹壽命達到一兩千年,當然,這種茶樹也為少見,樹高可以達到十幾米甚至幾十米之間。栽培型古茶樹分布在云南各個高山地區,茶山面積廣大而產能較小,樹葉因種生而產生變異。嫩葉多銀毫,葉片肥厚,主副葉脈明顯。茶質較厚重,茶湯甜滑,刺激性低,香氣飽滿深沉。
【原始種茶園茶】
少數民族用茶籽栽培的臺地茶園為原始種臺地茶。原始種茶園茶的管理方式近似現代茶園,臺地化密集種植,茶樹高約80cm,產量較大,但由于茶樹種生而呈小喬木形態,變異形態多。其口感特性兼具野生茶和茶園茶的特點。香氣較茶園茶為沉穩,但是比野生茶揚香。湯質不如野生茶軟水,但較茶園茶甜而綿。喉韻雖然不如生茶內斂,但是口感卻更具全面性。
【良種茶園茶】
改良品種臺地茶是以扦插方式進行繁殖,臺地化密集栽培的現代化茶園,樹的高度通常在80cm左右,呈灌木形態。云南當地學者以及制茶業界認為好的茶種,要求茶葉中內含物質含量高,產量大,容易栽培和管理。目前以勐海大葉茶、景谷大白茶、云抗、云選、矮豐等為主要茶種。
臺地茶茶芽肥壯多銀毫、葉身薄。茶園茶的茶性烈、茶質較薄,香氣揚,口感刺激性強,回甘快,但是留存時間較短,水薄甜。
……科普小知識……
①:普洱生茶:是指以云南大葉種茶葉為原料的新鮮,經日凋(曬青)直接壓成餅、沱、磚(餅茶、磚茶、沱茶)等形狀的各種茶品的統稱,不壓制的稱曬青毛茶。
②:普洱熟茶:是指以云南大葉種茶葉為原料的新鮮,經日凋(曬青)再經過渥堆發酵后壓制成型,稱為熟餅、熟沱、熟磚。渥堆發酵過程中的結晶塊叫茶頭。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3619630918
 2-140524125I622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