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茶難賣!產能過剩!普洱茶市場蕭條的根源(2)
2017年05月21日

茶難賣!產能過剩!普洱茶市場蕭條的根源(2)

少一點炒作,讓普洱茶回歸理性,讓價格親民一些,讓普洱茶被消費掉,而不是一直堆在茶商的倉庫里。

凡事過猶不及: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

寫在最后:

普洱茶,紅利期有多爽,存量期就有多痛。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更何況,炒作是寅吃卯糧的事。

未來幾年,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普洱茶市場的,依然是品飲。而普洱茶的品飲市場,定會進一步擴大。這是普洱茶本身的品質決定的。

普洱茶,香氣有花香、蜜香、糖香,果香,梅子香等幾十種香氣,香型十分復雜。

加之滋味濃郁醇厚,香溶于湯中,但凡一飲,回味無窮。飲過質量稍好的普洱茶,很難再愛上別的茶葉。

憑著獨特的品飲價值,普洱茶積累了龐大的消費人群。這也是普洱茶的底氣。

然而,數十萬噸茶葉躺在倉庫的背景下,品飲市場,終究無法變成新的增量市場。

龐大產能,最后的希望

1908年,東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從海帶中提取出一種鮮美的調味品,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找到商機的他,和朋友成立了味之素公司。

1970年,味之素公司的年輕人竹內光二,從制作味精產生的副產物中,發現了擁有極高絕緣性的樹脂類合成材料。竹內光二把用途瞄準了計算機領域。于是,有了味之素堆積膜。今天,全世界100%的電腦中,使用的絕緣材料,都是這種薄膜。

半導體界有一種傳說: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有點夸張了)

茶葉,作為世界上最特殊的樹葉之一。茶葉中的化學成分,經過分離鑒定,已經有500多種,有機化合物超過450種。

未來某一天,茶葉深加工能否廣泛利用在其它領域,關系著整個茶行業的未來。

如果茶葉深加工提取物,在別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3000億的茶葉市場,有可能擴張10倍,甚至百倍。200萬噸茶葉庫存,根本不足以應付龐大的增量市場。

茶葉深加工,是極具前景的。未來十年,生命科學有可能超越產業互聯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也是未來中米扳手腕的重要領域)。

然而,萬一茶葉深加工無法消耗大量的茶葉,只靠喝,茶難賣,產能過剩的局面,永遠不會改變。

一個又一個的茶商,將被拖垮在賣茶的路上!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3619630918

 1485704_175112629122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