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新上市的春茶,總是牽動著全國各地愛茶人的心。特別是清明節前后,因為很多茶友都知道的“明前茶,貴如金”一說,春茶市場愈發火熱。
“明前茶”的好,在于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并且由于采摘時氣溫較低發芽數量有限,所以更顯物以稀為貴。
一、“明前茶”熱的由來
古老的農業生產一向來以節氣為農事安排的指導,茶葉生產也是一樣,特別是古時貢茶求早求珍。
俗話說,“早一天是寶,晚一天是草”,古代貢茶如紫筍貢茶、西湖龍井等往往在“驚蟄”(陽歷3月5日左右)和“春分”(陽歷3月20日左右)時開始萌芽,“清明”(陽歷4月5日左右)前就可采茶。于是古人將春茶分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種。盛易祥。
二、“明前茶”的真正含義
在很多人看來,“明前茶”就是指3月中旬到清明前所采制的春茶,其實不然。
茶葉品質并不能簡單地用某一個采摘的時間來衡量。由于我國茶區分布很廣,各地新茶上市的時間并不一樣。事實上,只要是茶樹上的第一輪新茶,都是品質優異的好茶。
據研究,一般都認為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左右,茶芽開始萌發。日平均溫度在15-25℃之間最適宜茶樹生長,在這個溫度內,茶樹不僅生長快,而且品質也好。
通常大家所說的“明前茶”,主要是指江浙以及安徽一帶的春茶,如大家熟知的黃山毛峰、西湖龍井、碧螺春等。而這些地區要比海南、云南等地茶區偏北,氣溫回升慢,所以春茶一般要到清明前后開始采摘,而北方茶區如河南、山東,要到4月才開始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