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中秋節了,這也是歷來普洱茶市場蘇醒的開端,茶作為禮品在中國人的文化習俗當中由來已久,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同時也是茶商們等候已久的甘霖。
鑒于今年普洱茶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禮品定制茶方面必須要有改變。一片茶一個禮盒,打上禮品茶的標簽就開始商家銷售,這樣的方式將很難在今年的禮品茶市場奏效,因為大家在銷售遇到瓶頸的時候,都會在禮品茶上面下功夫,其結果就是沒新意的產品成為市場的墊腳石。
實際上普洱茶在禮品茶市場領域一直處于劣勢,既沒有能代表普洱茶文化又被公眾所接受的特定包裝,也沒有像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那樣的禮品特別裝。用一句有點過分的話來說那就是,普洱茶的禮品包裝是包裝,茶葉是茶葉,兩者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市場就這么大,東家賣的好,西家就沒飯吃。市場又是公平的,講究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被消費者看上了,那企業就活的滋潤,要是被消費者拋棄,生存都是個大問題。從時間上看,中秋節還離得挺遠的,現在還沒有一丁點過節的氣氛。但對茶商來說,時間已經非常緊迫。
在未來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茶商必須要做好下面幾件事,才有可能在中秋節的銷售季取得成功。第一,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得摸準。第二,產品的定價一定要把握好,現在大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以前的一些路怕是走不通了。第三,如何把包裝與產品兩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茶禮要有茶禮的樣子,要有節日的味道。第四,渠道一定要暢通,現在人心思變,不少經銷商都在觀望,在這個時候愿意同茶商同舟共濟的人不多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