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市場動向 > 行業困境,普洱茶的防偽難題
2017年05月21日

行業困境,普洱茶的防偽難題

在普洱茶的市場當中,一款茶火了,隨后就會跟著出現一大批“同類產品”。往好聽里說這是根據市場趨勢做出相應的產品,往難聽里說這就是赤裸裸的抄襲,山寨行為。

山寨跟造假還略有區別,造假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查證屬實之后可以查封店鋪,銷毀產品。山寨是一個品牌去仿照另外一個品牌的包裝、產品外觀。

普洱茶的防偽措施很有限,迄今為止防偽工作做的比較不錯的是大益。這主要是因為大益的實力以及大益在整個勐海地區的影響力。至于其他大部分產品,則是包裝防偽,一款產品對應一款特別的包裝。

以陳升號的老班章來說,熟悉的人都知道真的陳升老班章講究三章合一,至于章子加蓋的位置,蓋印的方法都有講究。但是市面上很多山寨老班章都會仿照這個包裝,除了品牌不同,生產企業不同,其余大同小異。像“三爬老班章”就是個很經典的例子,這種“康帥傅”仿照“康師傅”的行為許多人都會上當。

如果“三爬老班章”是個別現象,那對于整個普洱茶而言無傷大雅。但這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律,你看小青柑,小青柑產品種類夠多吧,但小青柑的包裝數來數去就那么幾種。而且都是市面上哪款產品好賣就仿照哪款產品,產品包裝上品牌標識沒多大,包裝到是高度一致。說實在的,這是因為中國人普遍缺乏專利意識,如果首創的企業在包裝上申請專利,絕對能把仿制的茶企告到傾家蕩產。

山寨是普洱茶市場的毒瘤,是把好產品帶歪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行業需要自律,不要一味盯著別家產品的好壞。另外一方面,茶企還是要有品牌意識,專利意識。該申請專利的時候就去申請,這樣就算產品被仿制,拿起法律的武器,向山寨企業說不。
 2156234_091819069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