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邁茶山
位于中國云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東鄰西雙版納勐?h,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景邁山以普洱茶盛名,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其中幫改村、籠蚌村、南座村、那耐村、景邁大寨村、勐本村、芒埂村、糯干村、芒洪村、翁哇村、翁基村、老酒房村等10多個自然村組成了占地面積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景邁古茶品質特征:外形條索緊結、灰白、油潤、顯芽,內質蘭香、醇正、回干生津快、綠黃透亮、葉底均勻。
邦崴茶山
邦崴,瀾滄富東鄉邦崴村,該村位于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北部,地處瀾滄雙江、景谷三縣交界的瀾滄江畔。清末,邦崴就是當時生產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產茶之地。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6.8℃,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四季山青水繡,最有利于高品質茶的生長。邦崴古樹茶的特點:香氣高銳持久,香甜質重飽滿,滋味濃烈。醇厚穩健,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微苦澀,甘韻強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層次明顯,湯色清澈明亮。
千家寨茶山
千家寨位于鎮沅縣境東北角,距縣城90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地處北緯24。7',東經101。14',海拔2147米,年平均氣溫10-12℃屬省級風景名勝區,主要有大、小吊水瀑布、2700年野生茶樹王等10余個景觀。千家寨古茶品質特征:外形中泡,油潤墨綠,顯芽、壯實,內質香氣濃郁,顯苦、回甘快,茶味濃厚。
困鹿山茶山
困鹿山茶山困鹿山是無量山的一支余脈,隸屬于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彝族自縣寧洱鎮寬宏村委會困盧山自然村,位于普洱縣城北面31公里處,海拔1410米-2271米,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幾里,東西寬數里,山鎮峰戀疊翠,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被譽為“皇家貢茶園”。困鹿山古茶品質特征:外形條索中泡,油潤顯芽顯毫、墨綠、肥壯,內質清香持久,甘、甜相混而生,略有苦底,回甘持久,茶湯帶甜。
鳳凰窩茶山
墨江縣景星鎮鳳凰窩古茶園位于新華村灑次組與涵德村半坡組交界處,位于東經101°29'、北緯23°29'處,屬亞熱帶氣候,海拔在1618~1783米之間,常年早晚云霧彌漫,空氣濕潤,年平均氣溫為18℃,年降雨量達1300毫米,常年相對濕度為80—90%,特殊的地理區位和氣候優勢為鳳凰窩古茶高端品質的形成奠定了天然基礎。鳳凰窩古茶品質特征:外形松泡、灰白顯芽、顯毫,內質香味獨特悠然、甘醇可口,口感柔、潤、甜,無苦澀味,杯底留香,喝后唇齒留香
迷帝茶山
迷帝茶區墨江縣城西北的新撫鄉境內,屬于哀牢山系,海拔1890米,年平均氣溫16℃,相對濕度80%,常年云霧環繞,茶葉生長期長,采摘期短,產量低茶質好,種茶的歷史有400多年。迷帝古茶品質特征:外形中泡,油潤、墨綠,顯芽、壯實,內質清香、湯黃綠清亮、苦底重、回甘快、茶味飽滿。
無量山茶山
“高山云霧出好茶”。普洱市無量山平均海拔18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具有適宜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生態環境,且常處于云霧籠罩之中,茶葉品質極佳,自古至今是瀾滄江上游流域著名的古茶山、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相傳,無量山墾植茶樹,始于三國時期,茶種、栽培技術為諸葛亮南征時所傳授,直到唐代南詔時期,無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樹。無量山茶葉色澤鮮活、光潤、均勻。茶葉色澤鮮活、光潤,呈黃綠、深綠、墨綠或青綠。茶湯顏色為透明的栗紅色或栗黃色、金黃色,有普洱茶青香,滋味清香回甘。
南糯山茶山
南糯山半坡老寨距勐?h城24公里,居民均為哈尼族。有古茶園約1200余畝,是西雙版納有名的茶葉產地。關于南糯山的傳說,也是和茶祖孔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南糯山又稱“孔明山”,當地愛伲人始終堅信,南糯山的茶樹,本為諸葛孔明所栽,在這里,孔明是他們的神,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征,路過南糯山時,士兵不服水土,生了眼病,諸葛亮將手杖插地化為茶樹,士兵摘葉煮水,飲之病愈,每年春茶開采,周圍的少數民族都會聚集在南糯山上舉行祭祀茶祖儀式,以示對孔明的尊敬,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茶樹安康。南糯山古茶特征:條索肥壯、緊結、顯毫;湯色金黃、明亮;湯質較飽滿、厚重、香氣持久、略有花蜜香;馗噬蜉^慢。
南糯山拔瑪茶山
南糯山拔瑪寨距勐?h城約30公里,是西雙版納有名的茶葉產地。居民均為哈尼族和老黑族,拔瑪有古茶園約600畝。南糯山拔瑪古茶特征:條索肥壯、緊結、顯毫;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較飽滿;回甘較快,蜜香明顯、持久。
勐宋茶山
勐宋鄉位于勐?h東部偏北山區,面積492.6平方公里。海拔2429米,勐宋鄉東接景洪市,南連夢想格朗和鄉,西南通勐海鎮,北達勐阿鄉。轄景邁、糯有、曼呂(曼壘)、蚌岡、壩檬、大安、蚌囡、曼方、三邁、曼金10個行政村。勐宋共有11片古茶園,它們是:北部→那卡、大曼呂;中部→保塘、大安;東南部→曼西良、南本老寨和新寨、三邁;南部→曼方、曼邁(鄉政府所在地)、河邊寨。從空中鳥瞰,11片古茶園分布猶如一匹奔馳的駿馬:那卡、大曼呂是高昂的“馬頭”;保塘、大安是渾圓的“馬背”;曼西良、南本、三邁是飄逸的“馬尾巴”;曼方是“前蹄”,曼邁、河邊寨是“后腿”。此外,在保塘西北部的壩檬村一帶,也有古茶園分布在滑竹梁子的山腰上,被稱為“滑竹梁子大茶園”,這片古茶園與保塘古茶園連城一片。勐宋古茶的特點:滋味醇厚柔順,香氣馥郁清揚,回甘迅速,喉韻怡爽,滿口生津,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布朗山老班章茶山
老班章茶區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世界茶王之鄉勐?h布朗山鄉,屬于哈尼族村寨,處于山巒起伏,綠樹茫茫的大山之中,海拔約1600米以上,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立體氣候,山寨始建于1476年,世居在這里的哈尼族,世世代代以茶為生,現全寨擁有百年以上古喬木茶園4000余畝。老班章曾悄無聲息的存在了幾個世紀,村民們禁錮在這山谷之中,保持原始的生活狀態,守護茶樹健康生長并遵循傳統古法手工采摘鮮葉,日光曬青制茶。據載公元300年前后,今日老班章村所在地,就已是現老曼峨寨布朗族先民世居轄地,如今依然星羅棋布在老班章村古茶園中生機勃發的千年喬木大茶樹,就是這一歷史變遷的見證。據傳公元1476年,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愛伲人,自毗鄰的格朗和山遷徙至此?犊睦下胝祭首逑热,應到來的愛伲人請求,將老班章村周邊的山地、林木、田壩及已是數百年樹齡漫山遍野的大樹茶一并出讓給客居的愛伲人,為此老班章愛伲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歲歲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獻谷種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如今班章寨成為“普洱第一寨”老班章茶因茶質極具特色而登上了“茶王”寶座,成為普洱中的“黃金葉”和“王者”,王者是霸氣的、強大的、睥睨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