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產地 > 普洱茶六大產區——新六大茶山古樹普洱茶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六大產區——新六大茶山古樹普洱茶

上期我們說到云南普洱的古六大茶山全都位于瀾滄江北岸,它們分別是:枚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F在的六大茶山全都位于瀾滄江南岸,它分別是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目前的六大茶山是近現代普洱茶的主要原料產地,今天小編為各位茶友介紹這6大產區的特點。

云南生產普洱茶,隨著時代的變遷,之前的六大茶山出產的茶葉產量和質量已經日漸衰落了,現在云南普洱茶產地重心已經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h城24公里。是西雙版納有名的茶葉產地。位于東經100° 31'~100° 39',北緯21°~22° 01'之間,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6-18°C,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征是:條索較長較緊結;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較飽滿;苦弱回甘較快且持久,澀味持續時間比苦長,生津;香氣高雅;帶有花香和蜜香;山野氣韻較好。

南嶠茶山如今又被稱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h境內最大的平壩。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設十二版納時,勐遮、景真和勐翁為一版納,1927年這里設縣,當時稱五?h,三年后更名為南嶠縣,這也是南嶠古茶山得名的原因。盛易祥。

南嶠茶山: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湯色深桔黃,香氣上揚。

勐宋古茶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三邁上寨、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保塘離鄉政府約10公里,是勐宋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古茶村。

勐宋茶山: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湯色深黃,條索墨黑。

景邁村轄區內的“千年萬畝古茶園”,是瀾滄縣境內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也是目前已知的人工栽培型最大古茶園。全縣茶葉面積達29.4萬畝,其中古茶園2.8萬畝。芒景村有古茶面積1200畝,生態茶面積9000多畝,茶葉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70%以上。

惠明景邁山: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這里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俗稱"螃蟹腳",可消炎怯痰、對治療胃病和糖尿病較有效。

布朗山位于西雙版納勐?h的境內,靠近中緬邊境,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區,也是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之一,布朗山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布朗山鄉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歷史。

布郎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巴達山地,北連西定山地,南與打洛鎮毗鄰,東北是勐遮壩子,東南是勐岡山地,面積為316.21平方公里。在巴達山地的小黑山,有連片的野生茶樹生長,其中有被譽為“茶樹之王”的一株野生茶樹高34米,主干圍粗3.8米,直徑約1米左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樹。

巴達山:屬喬木大葉種,這里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此山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
 A01357090-5.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