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產地 > 攸樂山(基諾山)普洱茶的特點
2017年05月21日

攸樂山(基諾山)普洱茶的特點

攸樂山又稱基諾山,歷來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位于今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境內,隔補遠江(小黑江)與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歷來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龍帕古茶園為大面積混雜林茶園,總面積約1800多畝。古茶樹樹勢蒼老,估計樹齡在300年以上。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把攸樂茶山排在了六大茶山之首:“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六大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專,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如今,雖然“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但攸樂茶山上5000多畝古茶樹仍長得枝繁芽肥。

攸樂山在云南普洱茶歷史上輩分很高,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F今,攸樂山行政名稱為基諾山,主要聚居著基諾族。

基諾族兩個傳說:
1、傳說古代白日出7個太陽,夜里出7個月亮,七天七夜后植物被曬死,火焰升騰變成烏云,接著大雨傾盆,淹沒了大地與人類。世上只要瑪黑瑪妞兄妹得到創世女神“阿嫫腰貝”點撥,帶著茶籽、棉籽等躲進大鼓內,漂到攸樂山,兄妹種茶植棉繁育子孫,形成了今日的基諾族。

2、還有一個傳說:孔明南征來到攸樂山,由于太疲憊,一些戰士睡著了,等他們醒來追上大部隊,孔明因其違背軍紀不再收留,贈以茶籽,命其種茶為生,一起還命照其帽款式搭屋而居。所以,這一人群就居住在“孔明帽”里,代代種茶。

基諾族有明確的自我稱謂,漢族文獻詞典稱之為“攸樂”!盎Z”即“舅舅的后代”。在基諾族中,舅舅在家庭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監護外甥的成長及取名、訂婚、結婚等重大問題上,幾乎擁有與外甥的父親一樣的權力。

每一個男子需殺死一頭公牛才標志著他們才是真正走向成年基諾男人。

基諾族男人叫“誘惑”,女人呢?叫“迷惑”。

誘惑就不上圖了,來一張迷惑的。

攸樂山的風土人情。

居住在攸樂古茶山的基諾族人民如今還保持著傳統的飲茶方法:在炎熱的夏天,基諾人上山勞動,吃飯的時候,人們就會采來一些一芽一葉的新鮮茶葉,在地上挖一個小坑,用“冬葉”墊上,將采來的茶葉放進去,加上鹽、辣椒等調料,用山泉水一沖,做成一道“涼拌茶”,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慢慢品嘗,既當“飲料”,也當下飯的“菜”!盎馃琛备腔Z族每家必備的茶葉,基諾族幾乎每家都是應用這種方法制作茶葉。每當有貴客來臨,好客的主人就會到村子旁邊的古茶園中,采來新鮮茶葉,用野生的“冬葉”將新鮮的茶葉包起來,放在火炭上進行燒烤。當外面一層“冬葉”被烤干,能聞到茶葉散發出來的清香時,把茶放到茶壺里,加水煮沸即可飲用了。用這種方法制作的茶湯,清澈透亮,苦澀味輕,清香撲鼻,回味甘甜。

攸樂山區屬北來勢帶高原氣候,是云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栽培著作權,歷史上最高產量達到2000擔以上。老茶樹一年一生的葉芽呈黃綠色, 發芽早,多茸毛,是優良的普洱茶種。曬青毛茶為棕紅色,茶質較硬,條索分明,青茶味釅,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沙化怡爽。
攸樂普洱茶特點:
條索緊而結實,滿披銀毫,湯色呈金黃色,清澈透亮,香氣高楊、舌面苦澀度稍高,苦底重于澀,且苦味明顯,茶性較烈,茶湯入口回甘較快,持久,茶底葉片飽滿柔軟細嫩而肥厚。
另外攸樂茶外觀不漂亮,茶葉常帶有少量鍋灰(茶葉殺青時粘在鍋里的焦葉碎),是由于當地茶農做茶的習慣造成的。
攸樂普洱茶香氣高揚,口感苦澀度稍高,回甘快而持久,茶性較烈。飽滿度,協調度不若易武,蠻磚。
我收藏去年今年的古樹春茶,前年去年的古樹秋茶,雖然今年的春茶貴,但是對于好茶,該出手時就出手。
2016年攸樂頭春古樹純料嘗鮮:
茶湯花香味足,杯底掛香持久;馗噬蚝,淡雅之中,不缺豪氣。葉底柔軟有彈性,典型的古樹風范!
 132141167129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