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產地 > 普洱茶茶區簡介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茶區簡介

根據國標的定義,普洱茶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產普洱茶的范圍包括云南省西雙版納州、臨滄市、普洱市、昆明市、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紅河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個州(市)。

從大區上來分,普洱茶主產區集中分布在瀾滄江中下游地區,主要包括西雙版納茶區、思茅茶區、臨滄茶區的三大地區。

(1)西雙版納茶區:西雙版納茶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東接越南、老撾,西鄰緬甸,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普洱茶茶 產區。西雙版納茶區內有無量山、哀牢山及瀾滄江、李仙江,山清水秀,下轄景洪市、革力?h、副臘縣,是普洱茶最知名的傳統產區。該茶區茶樹種植的歷史已達1700多年,區內至今仍保留著樹齡達數百年甚至1000多年的眾多老茶樹,古六大茶山全都位于西雙版納境內。

1)西雙版納茶區——勐臘縣:古六大茶山在勐臘縣有兩座分布,分別是易武茶山喝倚邦茶山。

易武茶山之七村:麻黑、高山、落水洞、曼秀村、三合社、易比、張家灣

易武茶山之八寨:刮風寨、灣弓寨、丁家寨、舊廟寨、大寨、曼撒寨、新寨、倮德寨

倚邦茶山:習崆茶山、架布茶山、曼拱茶山。盛易祥。

2)西雙版納茶區——勐?h: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h境內,只有景邁茶山位于瀾滄縣,與勐海緊緊相連之處。勐?h分布著南糯山、勐宋茶山、布朗山、巴達山、賀開茶山、南嶠茶山。

南糯山:半坡寨、帕沙茶山、拔碼寨子

勐宋茶山:那卡、大曼呂

布朗山: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曼糯、章家寨

巴達山:章朗寨、曼帕勒寨

賀開:曼弄

南嶠茶山

(2)普洱茶區:舊稱思茅茶區,是重要的普洱茶古茶區。普洱茶的產茶區主要是沿云南瀾滄江流域分布,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高原氣候,十分適合茶樹生長。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說到“茶馬古道”,就不能不說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出現于景谷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始祖),還有擁有活標本2700年的鎮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樹王”和上千年的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1800多年的景邁山萬畝人工栽培古茶園,足以證明茶葉在普洱市歷史上的重要性。普洱市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廣泛,主要在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

普洱市下轄的一區九縣全部都產茶,其中產茶比較著名的有景東縣、瀾滄縣、鎮沅縣、西盟縣、寧洱縣、鳳慶縣。

景東縣:無量山

瀾滄縣:邦崴、景邁

鎮沅縣:千家寨

西盟縣:佤山

寧洱縣:困鹿山

鳳慶縣:鳳慶是著名的滇紅產區,也是世界滇紅之鄉

(3)臨滄茶區:臨滄,云南省轄地級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東鄰普洱市,北連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與緬甸交界,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是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業生產基地,居于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也是佤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居住著23個民族。

臨滄下轄一區七縣都是產茶區,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雙江縣、臨翔區、云縣、鎮康縣、臨翔區。

雙江縣:冰島、大雪山、壩糯、懂過、大戶賽、小戶賽、南迫、地界、那賽等。

臨翔區:忙麓昔歸

云縣:白鶯山、大朝山

永德縣:芒肺

鎮康縣:馬鞍山
 120411123240cee6e7ee075aaa.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