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苦澀濃烈,茶友們首先就會想到布朗山,布朗山茶在云南各大茶區中,其茶葉含物質苦澀濃烈程度是首屈一指的。也正是這份霸氣,讓布朗山茶聲名遠播。
布朗山布朗族鄉位于勐?h東南部,東與景洪市動龍鎮交界,南和西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70.1公里,西北連打洛鎮,東北連勐勐混鎮。全鄉地處山區,境內山巒起伏連綿,溝谷縱橫交錯,海拔在535米~2082米之間。布朗山鄉是我國唯一布朗族民族鄉,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67%o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占勐?h土地總面積的l/5,轄7個村委會共53個自然村寨,總人口1.6萬人,其中布朗族1.1萬人,其余為哈尼族、拉祜族、漢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是滇南最為地廣人稀的邊境民族鄉。盛易祥。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種茶的民族一一古濮人的一支,他們擅于種茶,寨子遷到哪里,他們就在哪里種茶。布朗族遷到布朗山的歷史已有100年。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章和曼新龍等寨子的古茶園。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賽子之一,其種茶歷史已有900多年。至今,老曼峨賽子共有128戶614人,現存古茶園3205畝,分布在該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該寨還有新茶園852畝。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原為一個村,遷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哈尼族也擅于栽培茶樹,班章古茶園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大、最好的片古茶園,現存5870畝,樹齡200多年。這片古茶園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圍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1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較好。最大的一株古茶樹基圍1.73米樹高4.35米,樹冠直徑6.24米。老班章有新茶園720畝,新班章也有新茶園320畝。曼新龍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為大森林所環抱。曼新龍的布朗族曾經居住在景洪曼西里,后淪為傣族土司的奴隸,因不堪忍受奴役而逃離,遷徙到布朗山有200多年。曼新龍古茶園就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森林中,是布朗族的祖先逃到曼新龍后所種植,現存150多畝。古茶樹主干基部直徑在0.2米-0.6米之間,樹高3米~4米,屬于普洱茶種,樹齡200多年。
布朗山茶中古樹茶較多見,故茶葉品質優良珍貴,這當然得益于茶農傳承已久的對茶樹的崇敬之情和栽種習俗。譬如老曼峨就有成片的古樹茶園達3205畝,分布在寨子周圍濃密的森林之中,茶樹枝葉蒼翠,煥發蓬勃生機。班章古茶園也有約3000畝,這里茶樹與闊葉林混生,遮蔭較好,枝葉茂密,芽尖茸毛多,所產茶葉以條索肥碩、質重氣強、持久耐泡而備受茶人青睞。布朗山茶正因為一座座村寨的原生態好茶、古茶,匯聚形成品牌效應,讓“布朗山”成為茶人心中一塊無形的牌匾,從而蜚聲遐邇,飲譽天下。
品一杯醇正的布朗山茶,輕呷慢咽之間,布朗山仿若在你的舌尖上跳舞,嫻雅曼妙,然后生津涌溢,汪洋恣肆,抵達心田,令人魂牽夢縈,飄然欲仙。一般人品飲布朗山茶時,很難承受前幾泡的苦澀濃烈的刺激,5-7泡后該茶的真正甘醇才能顯現,只有承受住了前些泡的苦澀考驗,才可以感悟到后些泡的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