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一記: 滇紅之父 馮紹裘
1938年冬,順寧縣城。
雖然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順寧,也就是現在的鳳慶,這兒的冬天,并沒有數九寒天的感覺,太陽一出,暖烘烘的。鳳山茶園還有漫山遍野的綠意。
一個外鄉人的步伐緩緩的行進在鳳山茶園,只見他走幾步,就會停一會,摘下幾片茶葉,迎著光看看,又放在鼻尖聞一聞。這個人,是湖南人馮紹裘,順寧人不知道,這個神情略顯拘謹的中年人,是國內著名的茶學家,就在兩年前,他改變了祁門紅茶手工制作的落后傳統,極大的提升了祁門紅茶的品質,讓祁門紅茶在國際市場上大放光芒。而這次他來到順寧,是身負著重要使命:為中國茶葉總公司尋找新的茶葉基地,為抗日戰爭提供物資救援。
馮紹裘從昆明出發的,到順寧之前,他已經沿路考察了許多茶園,當馮紹裘看到鳳山茶園冬日里依然翠綠明亮的茶樹時,內心突然如釋重負。
比之戰火紛亂的內地,這個偏居一隅的邊疆縣城,居然留存著幾分安寧,還算亂世中的凈土。更難得的是,順寧還有品質優異的云南大葉種茶。馮紹裘仔細端詳著手里的幾片鮮葉,輕輕捏揉,立即感受到大葉種茶與小葉種茶最大的不同——茶多酚含量高,這意味著順寧當地的大葉種茶滋味醇厚,但是苦澀味道也會更重。所以之前業界普遍認為大葉種茶不適合歐洲人口味,但是,馮紹裘覺得,只要茶葉品質好,一切都有可能,他當即下定決心,要在順寧試制紅茶。
馮紹裘在順寧留了下來,當時順寧縣的領導,聽說馮紹裘要在這里建設茶葉基地,也非常高興,他們提供了盡可能的條件,希望能支持馮紹裘試制成功,而這個幾乎聽不懂鳳慶方言的湖南人,將所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紅茶的制作中。
在這之前,中國的紅茶,都是用小葉種茶做的,其中最富盛名的是祁門紅茶。從來沒有人想過,要以云南的大葉種茶來做紅茶原料。
馮紹裘的底氣是他以往的成功經驗給予的:馮紹裘擁有豐富的制茶經驗,在業界擁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如何用大葉種茶,結合以往紅茶制作技術,來做出大葉種紅茶,馮紹裘覺得這既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
經過反復試驗,馮紹裘還真的做出了滿意的紅茶。成功當天,他欣喜的約著隔壁辦公室的同事,一起試喝這種全新的紅茶,而沒有喝過紅茶的順寧人,都被這樣的口感所驚艷,馮紹裘更是又驚又喜,順寧紅茶的口感,比他預期中還要好。
馮紹裘給順寧紅茶取名“云紅”,并把云紅茶樣寄回了中國茶葉總公司?偣鞠铝藘蓚命令:一是“云紅”改作“滇紅”,二是,馮紹裘正式負責順寧實驗茶廠建廠一事,負責滇紅茶的生產。
建廠的事緊鑼密鼓的展開,這成了順寧城里喜聞樂見的大事。正是戰時,交通不便,物資短缺,馮紹裘花時間花精力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建筑材料短缺、建筑工人缺乏的實際問題,同時廣向本地、向外地招賢納士,希望有更多有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投身到茶廠的籌建中。實驗茶廠集合了馮紹裘的心血,也集合了無數人的汗水與智慧,那是一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年代,順寧試驗茶廠,成了大家為國盡力的集體象征。
順寧實驗茶廠建好了,成了順寧城里最醒目的建筑,廠房雖然簡陋,卻干凈明亮,馥郁的滇紅茶香從偌大的廠區向整個順寧城飄散開。此后,順寧實驗茶廠源源不斷為國家抗戰以及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解放后,順寧縣改作鳳慶縣,1952年,順寧實驗茶廠更名為鳳慶茶廠,并擴大建設規模,由此,馮紹裘以及隨后無數茶人創制的順寧實驗茶廠的神話,隨之進入另一座高地,開啟屬于鳳慶茶廠時代新的輝煌。
滇紅二記:鳳慶茶廠建筑工程師 趙楚銘
鳳慶茶廠建筑工程師 趙楚銘
1952年,是上海人趙楚銘在昆明生活的第14個年頭, 1937年,日本人攻陷上海,在一次空襲中,10歲的趙楚銘與父母失散,同時,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在亂世,無數社會底層的人,命運就是浮萍,注定漂泊無依,成了孤兒的趙楚銘只能跟著逃難的隊伍,跌跌撞撞、歷經艱險,來到了昆明,在這里,他遇上了命運的拐點,認識了自己在建筑行業的師傅,還跟著師傅學會了建筑圖紙的繪制、學會了建筑施工的活計,成了昆明建筑業界小有名氣的年輕師傅,并且成了家,有了孩子。解放后,趙楚銘還進了省建筑工程隊,成為一名正式的建筑工程師,端起了鐵飯碗。幼年飽受戰亂流離之苦的趙楚銘,覺得此刻他在昆明的生活,顯得寧靜而滿足。
1952年,鳳慶茶廠要擴建廠房,缺乏建筑工程人才。省建筑隊決定派出2名骨干工程師,支援鳳慶茶廠建設,趙楚銘就在其中。名單確定之前,領導找到趙楚銘,征求意見,趙楚銘想了一會兒,幾乎是當即決定到鳳慶,他明白這意味著要放棄如今這種平靜美好的生活狀態,但是他想到自己還年輕,能在國家建設需要的時候,貢獻所長,才是他這個曾經的孤兒,報答國家培養的最好方式。但他舍不得與家人分開,于是,趙楚銘帶著妻小,長途跋涉,歷經了半個多月,來到鳳慶茶廠,正式成為鳳慶茶廠的建筑工程師。1939年,建實驗茶廠的時候是物資最緊缺的時期,很多建筑材料都是不得不將就用,經過十多年的光陰流逝,廠房設施都已破舊不堪。趙楚銘看著這些建筑,一方面深深敬佩在那個特殊年代還能把房子蓋起來的前輩們,他深深明白他們的艱辛與偉大,同時,趙楚銘也想盡力保留馮紹裘當年的設計理念,用自己畢生所學,將當年實驗茶廠的那份榮耀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