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文化 > 大益普洱茶“嘜號”產品7262熟茶是如何誕生的?
2017年05月21日

大益普洱茶“嘜號”產品7262熟茶是如何誕生的?

大益老五樣中的7262是一款本人非常喜歡的熟茶,性價比非常高。7262當中,“7”是為了紀念熟茶發酵工藝在70年代研制成功,“2”和“6”分別代表茶面和茶底使用原料的等級,最后一個“2”是勐海茶廠的代號。

普洱茶的發展

普洱茶有個非常明顯的發展軌跡:從“圓茶”到“七子餅茶”,再到“嘜號”產品,圓茶時代,造就了許多名牌,“紅印”“藍印”“綠印”等等,從圓茶到七子餅的過渡,源于1960—1970的那個年代。這個階段完成了“七子餅茶”輝煌的基礎,也開啟了“嘜號”茶品之門,使普洱茶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成為了現實。

傳統圓茶產品,檔次上分甲、乙、丙三個等級!凹准増A茶”為高檔餅茶,“乙級圓茶”為中檔產品!凹、乙、丙”產品質量等級,以及配方特點,奠定了我們“嘜號”茶配方的基礎,傳承的歷史軌跡!凹准増A茶”即高檔餅配方,誕生了“7432”與“7532”兩款青餅產品,尊從于“甲級圓茶”配方的發酵茶,“7452”普洱餅茶出世了。歷史上也出過不少7452普洱茶產品,在90年代中期“7262”餅茶出現前,7452是勐海茶廠最高檔的普洱茶產品了。

而根據中檔產品“乙級圓茶”的質量要求、配方,誕生了“7542”中檔青餅,按照其標準與理念,配制了“發酵普洱茶”,這就是大名鼎鼎的“7572”。

7262的誕生

90年代末期,勐海茶廠試制過多種嘜號(7042、7062、7262、7502、7512、7592、7692等)的茶品投放市場,但大部份沒有得到批量推廣,而7262則從中脫穎而出,自此成為大益常規熟餅,每年都有批量生產。在早期的大益熟餅中,7262以其用料細嫩、外形美觀、湯感稠厚柔滑而成為勐海茶廠的頂級熟餅,這也是7262得到市場認可并得以大面積推廣的原因吧!7262”于1996年試生產,1997年小批量生產,1998年底勐海茶廠的高級毛料庫存盤點(5級以上)約158噸,為“7262”的定型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不一樣的7262

熟悉大益茶的人都知道,傳統大益普洱茶采用嘜號命名。這是1976年云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基于出口需要而規范省內4大茶廠的普洱茶嘜號(餅茶命名用四位數,前兩位代表該款茶生產的年份,第三位為用料綜合等級,第四位則是茶廠代號)。但其中“7262”是個特例。因為普洱茶人工后發酵技術是1973年才研制成功的,不可能在1972年就生產了這款高檔熟茶。盛易祥。

那么,“7262”該如何解釋呢?“7262”嘜號是個特例。因為普洱茶人工后發酵技術是1973年才研制成功的,不可能在1972年就生產熟茶。7262不同于大益的其他的經典產品,它的命名方式是大益命名的一個特例。九十年代中期勐海茶廠的散茶和熟餅一直都銷往香港,根據市場需求,茶葉等級一般都在五級以下,時間久了,廠內累積的高等級熟茶原料就越來越多。為了利用原料、解決高等級熟茶銷售問題,廠里研究決定,結合庫存情況特制一款高等級熟餅7262。

“7”是為了紀念熟茶發酵工藝在70年代研制成功,“2”和“6”分別代表茶面和茶底使用原料的等級,最后一個“2”是勐海茶廠的代號。在把高等級熟餅7262推向市場后,它作為常規熟餅當中的高端產品受到了茶商和消費者的普遍接受和好評。

7262與7572的區別

眾所周知,7572是普洱茶熟茶的標桿產品,7262作為嘜號里面的“高端”產品,就經常被茶友拿來做比較,那到底他們的區別在哪呢?

原料區別

7572是熟茶標桿產品,1975年的配方,7級原料為主,少量5、6級原料,3級撒面;

7262是常規嘜號里面的“高端”產品,2-6級原料混合壓制,金毫撒面;

發酵程度區別

7572是中度發酵(2013年后改成適度發酵),發酵程度七成到八成;

7262是適度發酵(也就是常說的“輕發酵”),發酵程度六成左右。

勐海茶廠的一位老茶人曾說過:0622、7542、8582,可以說是評價青餅三個層次產品的三種標準產品。認真喝懂這三個產品,相信對茶友鑒茶、藏茶有好處。與此同時,我認為認真喝好7262、7572、8592也是認識大益熟茶三個層級的標準產品,一般在市面上,7262的名氣可能稍低于7572,所以很多時候買到的價格很實惠,7262是性價比極高的一款熟茶。
 27.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