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歲月里,始終保持著潔凈,始終偏處一隅陰涼,始終能自由自在地呼吸,這樣的陳年普洱,才是至愛之物。一餅陳年普洱,藏在不同的地域,不一樣的空間,會有不一樣的品性。由此,也有了普洱茶“倉”的概念。
隨著普洱茶產業的發展,人們對普洱茶越陳越香有了認識,倉儲愈來愈重要起來,并且從私人的收藏發展到茶商家設立專門的存儲庫房,最后演變為設立專門存儲的茶倉。
何為“倉”?“倉”就是上面一個蓋兒,中間一扇門,下面是進出的口兒,合起來表示倉庫這個概念。但在普洱世界,“倉”不單單是如此簡單的釋義,它往往可以代表著一種方法、一種技術,一種手段,某些時候甚至可將其稱為一種境界。
對于每一位喜愛普洱茶的人來說,變化,才是令人最為著迷的。順其自然,保留普洱本身的熱烈鮮活,與大自然和光陰一起成長,也許就是最好的“倉”。
北方倉——清純正氣
何為北方倉?查遍普洱茶的資料,近到廣東倉、云南倉,遠至港倉、大馬倉,唯獨沒有看到過北方倉。由于北方普洱茶起步較晚,北方的干倉普洱在之前一直還未形成氣候。
大部分北方倉指的就是干倉茶,存放于干燥、通風、濕度小的倉庫環境里的普洱茶。一般干倉茶葉在溫度、濕度適中、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發酵陳放,屬于自然的陳化過程,雖然轉化時間比濕倉較為緩慢,但是卻保留了普洱茶的本質真性,口感純正、香氣濃厚。干倉茶較于濕倉茶滋味保存更為完整,品飲中前調后調變化豐富,層層疊疊次第展開,更能體會出普洱的真味。
雖然起步較晚,卻是勢頭正勁,現在越來越多南方的茶友也開始注重干倉存儲方式。憑借著北方茶友的那股子鉆勁兒,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相信不久的將來,北方倉定會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南方倉——柔美陳韻
就中國大陸的普洱茶而言,廣東省向來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消費地。廣東倉最大的優勢在于既有港倉模式可以參照,其便利發達的交通和成熟的城市配套更為今后倉儲的發展提供了硬件上的強大支持。受到港臺地區的影響,從市井百姓到專業茶店,再到大型茶企業都有了存儲普洱茶的意識。
市場上常把南方倉等同于濕倉,但對于濕倉并沒有一個確定的概念。有人說南方倉比北方倉口感更為醇和,茶湯更有陳茶的特質,對這種說法我想只能是不置可否,就像米飯面條沒有哪個更可口,只有哪個更適合。
但可以明確的是,從普洱茶的發展上來說,我們要感謝南方倉的茶人們,沒有他們,恐怕就沒有現在將普洱茶推至奢侈品的那些百年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