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茶友問我,既然預測到了3200年鳳慶古樹的衰弱,那么是否能說說這顆茶樹現在到底什么品質?回答這個問題有些無奈,想說又不想說。想說,是因為這棵茶樹希望告訴人們信息,這是“自然的慈悲”。不想說,是我的意志在竭力阻止我說,本來是人為的,應該自己承受,但是在“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不能一次又一次忽視大自然的警告時”,我的內心產生了矛盾。
之所以矛盾是因為,說了會有人聽么?又有多少人會往相反的地方去執行?不說,大自然在哭泣,慈悲的心在嘶吼,那種欲哭無淚,欲言又止仿佛一說話就要破界接受某種禁忌的感受,我沉默了。你說我是迷信也好,玄幻也好,這都無所謂,因為很多人并沒有認真去嘗試過我的方法,而認真嘗試過的人,他們獲得了很多不可思議的能力,這些能力能幫助他們減少很多損害身體的威脅,讓自己的精神,體力每天富有朝氣,陽光。那么這跟3200年的錦繡茶祖又有什么關系呢?
錦繡茶祖的壽命開始快速損失,它的余味有點陰陽怪氣,有氣無力,在尾水方面出現了似有若無的鎖喉現象,嘴唇發干一直微微存在,回味發苦,發甜交替進行,如果胃不好的人會感覺胃不適。而一些重口味的茶友,舌頭,口腔,胃的麻木會使得我們感受錯亂,有些人刺麻會感受到回甘厲害,其實那不是回甘,那叫茶中毒。茶中毒是茶中毒,茶醉是茶醉,癥狀體驗類似,但是兩者不能同日而語,怎么分辨呢?看喝茶的劑量,如果喝了一杯兩杯感覺茶醉了,90%可以說明是茶中毒。
有茶友認為,作為3200年樹齡的茶樹來說,茶樹衰老,口感,耐泡度下降是很正常的,就像龍井十八棵茶樹,那幾棵茶樹還不如新的茶樹好喝,這是很多茶葉協會,審評,教學的人認為的,就是說,老了就退化了,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這個怎么說呢?作為自然現象,那么地球這么多年是不是也應該老化沒有資源了呢?自然形成的水,這些資源是不是也應該老化了呢?人參的品質是不是用年份來說明的?很顯然,大自然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時間本來是沒有的。它是一個計量單位,既有又無。在這個維度的認知中,可以這么認為,有變化就有了時間。
作為茶樹來說,它的狀態變化是根據環境決定的,我們傳統認為是天地人三才。而現代人認為,茶樹年齡大了,總會衰老,這是我們現有的科學認知,而在目前頂尖的生命科學中,延緩衰老年齡,增強體質等科學研究已經有了效果,NMN這是一種方案。另外科學家還通過研究證實意識來實現無形虛擬的生命體,這些科技的前沿我們都沒有看到,但是它們確實已經在研究了。所以要解釋3200年樹齡的口感退化問題需要從多方面來認知。從自然演化的現象來說,它應該是逐步退化的,但是從真正頂尖的自然角度來說,它的退化應該更慢。為什么這么說呢?
從傳統的“三才”來說,我們古老的民族擁有科技無法比擬的技術,最厲害的就是種植。作為茶樹,我們最大面積的古樹茶園是景邁山,擁有1800年歷史,這些茶樹交替進行演化著,那時候多么美好?萍嫉纳锘瘜W到來,讓這片茶園的茶樹迅速成片死亡,凋零,這是科技還是它們自然演化的結果?面對今年很多茶王樹口感的反常變化,我不知道人們是認為天然的古樹茶不好喝,還是認為其他,這個才是重點。
作為人的健康,人的生命,年紀大了越需要比年輕時期更多的營養來維持自己的生理與心理,這是因為我們身體老了,因為新陳代謝慢了,我們很容易被病毒細菌感染,有害物質在我們身上有了“著床”,我們提供了它們營養,讓他們繁殖,所以我們身體更需要清潔,這只是一方面。而食物的獲取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民以食為天。然而,當食物品質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攝取的營養也就出現了問題,作為健康管理來說,健康的主要方法是控制飲食,而這個控制飲食的方案是劑量。作為劑量的問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過關于品質與劑量的問題,在這里不多贅述,詳見:普洱茶的茶無上品與茶有上品的劑量區別!斑@不科學”還要忽悠我們多久?普洱茶定律揭示了科技多少缺陷?。事實上,我們“亞健康慢性疾病”正在增加
在今天,有專家在4月7日說,3200年的茶樹口感與普通茶樹口感沒多大區別,一方面把茶葉價值拉低了,一方面為自己說話,另一方面將中國文化與科技價值拉開了距離,我不知道這幫人意欲何為,是要讓中國文化消失?還是準備讓自己行業價值越來越被人看不起?整個全球食品行業越來越沒有價值,正是這些人貶低自己做起來的。
人在做,天在看,現在有了智能網,
能分析,能學習,看樣學樣更能整,
高科技,生化物,沒有保證還在扯,
亞健康,慢性病,越來越多怪其他,
環境差,生態糟,表面好看有何用。
要美好,有希望,表里如一靠良心。
來源:仁易普洱茶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3619630918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