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2021年莽枝古茶山茶王樹春茶開采,在保護中開發
2017年05月21日

2021年莽枝古茶山茶王樹春茶開采,在保護中開發

 時下,西雙版納各古茶山古樹茶園進入最佳開采期,尤其是各山茶王樹都開始陸續采摘。繼4月5號老班章茶后樹開采,4月9號麻黑石門坎茶王樹開采之后,4月12號,莽枝古茶山的茶王樹春茶開采。
在2020年年末,福元昌茶廠簽下了今年莽枝茶王樹的采摘權。福元昌來到莽枝古茶山,為的是更好的傳揚古六山普洱茶文化,響應國家號召,把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起來,讓普洱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帶動古六山普洱茶經濟的發展。茶王樹代表一山之重,福元昌老茶莊,是從源頭,來致敬經典普洱茶老味道。
4月12日清晨,隨著太陽升起,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茶友們,翻山越嶺而來,陸續到達會場簽到,在人員到齊之后,福元昌董事長聶素娥女士宣布了茶王樹采摘儀式正式開始。
福元昌董事長聶素娥對本次莽枝茶王樹采摘儀式進行開幕致詞,向嘉賓們講述福元昌來到此地的目的以及福元昌做這件事情的意義。福元昌相應國策,產業興茶,文化興茶,科技興茶,促進鄉村振興,來到莽枝古茶山。為什么是莽枝?因為雍正六年“牛滾塘事情”后,才真正讓古六山的茶開始走向輝煌。為什么是茶王樹?因為它最能代表百年之前的老味道。這是福元昌尋味古六山,致敬百年經典之舉,對于百年老茶莊的復興意義非凡!從古六山源頭,致敬經典普洱茶老味道。通過借此活動,宣傳莽枝古茶山,以莽枝茶王樹,提醒大家要保護好我們的古茶樹,保護好古六山“茶林混生”的優質生態環境,合理利用好古茶樹資源,把古六山的優質古樹茶知名度提高,提高茶山的經濟效益。多年來,福元昌茶廠與古六山茶農建立長期合作,傳播古六山普洱茶文化,堅守從源頭致敬經典普洱茶老味道的信念,致力于讓大家喝到純正的普洱茶老味道,喝到健康放心,品質優良的普洱茶。
安樂村委會書記王海云同志致詞,他講述了莽枝茶產業現狀,并肯定了福元昌莽枝茶王樹保護性采摘活動對當地茶農,以及當地經濟產生的促進作用,歡迎更多的朋友走進莽枝古茶山。
茶王樹擁有者柴忠紅致詞,感謝福元昌茶廠,到我們這里來宣傳莽枝茶,莽枝茶很好。我們茶農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好古茶園的生態,做好我們的茶,希望有更多的人喝到莽枝茶。
云南省茶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羅瓊仙老師致詞,科普了莽枝茶山生態環境對莽枝茶口感的影響,并對福元昌保護茶王樹行動加以贊賞。希望企業與茶農的長期合作,因茶樹的生長狀態以及應季而采,讓古茶樹以及古茶園能夠保持個良好的生長狀態。
景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澤白致辭,西雙版納的茶很好,很豐富,茶山的茶農們把手工制茶做好,普洱茶的產業就發展了,我們一起把普洱茶工藝做好。
《普洱》雜志主編段兆順致辭,講述了對茶王樹“保護性開采”保護的意義,并感謝福元昌提供了這此“春天的聚會”,讓各地好朋友能聚在一起,感受茶王樹的魅力。
國家級高級評茶師,中華茶人聯誼會理事,河南省茶葉商會副秘書長馬哲峰老師致辭,從普洱茶歷史的角度,肯定了莽枝古茶山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講到老茶莊百年之前最有可能用到的原料就是我們現在的茶王樹,老茶莊復興的今天,首先要追溯原料,其次是工藝傳承。茶王樹原料,是最接近本源的原料,F在的福元昌號級茶,是代表著最好最頂級的普洱茶。我們現在要向這些優秀的號級茶看齊,就要從茶王樹開始,對老味道的追尋。200年前,這里有最好的茶,普洱茶的貢茶歷史從這里開始,200年后,再次從這里出發,這是普洱茶最好的時代,有福元昌這樣的品牌在做這樣的事情。愿天下的人,都有好茶喝。
隨著貴賓們的發言結束,采摘隊,嘉賓隊,直播隊依次走到茶王樹所在地。在茶王樹下,村里的祭祀司儀舉行了開采茶王樹的祭拜活動,點香,念誦祭文,叩拜,以示對茶王樹的尊敬與感恩。
隨著聶素娥董事長宣布茶王樹開始采摘,采摘隊的小伙子們溜子爬上茶王樹,采摘最高處的最嫩最好的鮮葉。彝族小姑娘們也不弱于男,輕巧的翻上欄桿,向枝頭飄去。茶王樹下的嘉賓們激動而興奮,等待著鮮葉的落地。
下午2點左右,茶王樹采摘全部結束。茶王樹的鮮葉,有高級感的芳香,葉面油亮,果然不同于普通古樹,大家紛紛圍觀贊嘆。今年茶山風調雨順,名山古樹茶品質都有好的表現。我們期待茶王樹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同時福元昌會拿出極少量一部分分享給茶友,期待得到的茶友能跟我們一起,同福于這顆茶王樹的百年滋養,并感受普洱茶源頭老味道的經典魅力。
莽枝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園。中國清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滾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在牛滾塘街建有五省大廟,在莽枝建有川祝廟,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當地茶農到廟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F今昔日的三省大廟已變成廢墟,只有一塊塊大碑與臺基臥地而睡,四周古樹參天,在茶王樹旁,與茶王樹一同記錄著古“六大茶山”的歷史變遷。
如今,莽枝茶王樹,生長于古茶山茶林混生的原始密林之中,并在距離莽枝老寨三省大廟遺址不到200米的地方。兼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物種價值,無論是從哪一方面打開,都值得關注。此次福元昌所做的春茶保護性開采,旨在通過此次活動,加強對普洱茶厚重歷史文化的解讀,加強古六大茶山寶貴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對古六大茶山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平衡的關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品牌初創:元昌號
清光緒元年,崔氏創立“元昌號”于倚邦大街,當時的倚邦,乃古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行政主管地、貢茶主辦地。
清朝末年,盛極一時的倚邦,卻因一場大火,化成一片廢墟。易武代替倚邦成為了普洱茶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那時的易武“入山作茶者十萬人”,老茶莊鱗次櫛比,馬蹄聲聲、往來商賈不絕于市,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光輝歲月:余福生福元昌
民國年間,余福生接手元昌號,將茶號設在易武大街,并更名為“福元昌”。余福生勤奮誠信,選料考究,制作的茶品優良,贏得極高的聲譽,“福元昌號”茶莊,榮列當年四大名茶莊之一,其百年福元昌圓茶,更享有“普洱茶王”的美譽。是現今所存號級茶類拍品中最高紀錄的保持者。
1939年,抗戰爆發后,茶路中斷,制茶先輩范和鈞奉命來到佛海(今勐?h)建佛海茶廠(勐海茶廠前身),開啟云茶的實業救國之路。普洱茶加工、交易中心也開始從古六大茶山轉至勐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