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張一元茶莊是京城著名的老字號,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店名取自“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之意。張一元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中國茶葉第一品牌”,張一元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張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張一元經營理念為:誠信為本,追求品質,弘揚國飲,服務社會,厚德興茶,健康大眾,鑄造中國茶葉第一品牌!
位于前門大柵欄內的張一元茶莊由安徽歙縣定潭村人張文卿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所建。寓意開市大吉,不斷創新發展。 張文卿是安徽省歙縣定潭村人,年青來京在崇文門外瓷器口榮泰茶莊學徒。后在花市擺茶葉攤,買賣很好,在創辦大柵欄張一元茶莊后,張文卿親自到福
建開辦茶場。 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蓋了幾十間房子,雇傭當地雇工按時收購新摘的茶葉,并買花自己熏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進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葉花茶,并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在京城百姓中得以認可,廣為流傳。
張文卿自己辦茶場,不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葉,而且要比在北京從茶葉批發商手中買貨價碼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級的茶葉,張一元茶莊比別的字號茶莊賣得便宜。張一元茶莊還經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售價,掌握商品行情,并且買回別人銷售的茶葉,與自家同級茶葉比較,以便使自家的茶葉質量優于同行。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進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葉花茶,并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張一元茶莊貨色齊全、質優而價廉,招待顧客有禮貌,態度和氣,經營靈活。張一元茶莊店堂中不僅設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葉小樣,使顧客先看貨后買茶葉。
該茶莊設有電話和函購業務。凡買2.5公斤以上茶葉者,都送貨上門。在當時北京的商店,張一元茶莊是第一個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戲劇等來招徠顧客的。據說,當時張一元茶莊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時,門前總是圍著一群人。
為滿足客戶的要求,2001年公司與北京市郵政局聯手推出了送茶上門郵寄業務,熱線電話剛一公布,就出現了爆打局面,受到廣大用戶的熱烈歡迎。公司精心打造中國茶張一元的品牌,運用現代流通手段,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全公司茶葉連鎖專賣店達到85家,覆蓋了北京八個城區、九個遠郊區、縣。張一元在消費者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市場占有率、市場競爭力處于領先地位。
為實施品牌延伸的新戰略,向茶葉的深加工產品茶飲料進軍,2002年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通州區成立張一元飲品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全封閉式的自動化生產線和先進的儀器檢測設備,以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領先的技術工藝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產品包括茶飲料、果汁飲料、飲用水三大類,年生產能力達到一百萬噸。
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市茶葉界的龍頭企業,2002年,被市商委命名為北京流通業31強之一,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名牌產品”、 “北京市名優特許經營品牌”、“中國商業名牌企業”、“中國商業服務名牌”、“首都文明單位標兵五連冠”、“北京市質量管理優秀獎”、“中國食品工業質量效益先進企業獎”、連續三屆榮獲“北京市著名商標”稱號。盛易祥。
張一元已從16年前一個單店的老字號成長為一個規模經營的商業品牌,在它的麾下已擁有百家連鎖店,27個生產基地,一座現代化的飲品生產廠及科研所、配送中心、銷售中心、茶樓、印刷廠等機構。僅在北京的分店就分了好幾類,有商務型,如中關村茶樓,是商務會談的好去處;有文化型,以大柵欄老店為代表,不但有京韻十足的茶座、茶藝表演,還經銷茶文化書刊,向渴求了解茶道的顧客全面介紹茶的制作加工等知識,成為真正意義上傳播茶文化的窗口,;還有綜合型,2007年初在天橋演藝產業園區創辦了張一元天橋茶館,以茶為媒,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形成了以傳播茶文化、宣南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種傳統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館。當2008年奧運會到來之時,借助奧運的契機,張一元將進一步向世界展現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魅力,讓中國的茶文化發揚光大,這是中國茶人的心愿,更是有責任感的張一元人的努力方向。正如他們承諾的那樣,與中國的茶人一起,做有品質的茶,有文化內涵的茶,讓中國茶的香味飄滿世界。
吳裕泰
吳裕泰始創于1887年,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交東小區4-17號。公司由吳裕泰茶棧、吳裕泰茶莊演變、發展而來。自1887 年 (光緒十三年)徽州歙縣人吳錫卿創號開始,至今已有130年的歷史;掖u紅門,茶綠色的中英文字號,2007年剛過,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160余家門店全部完成了統一的形象改造。2010年,吳裕泰成為了上海世博特許商品生產商和零售商。
吳裕泰茶莊原名吳裕泰茶棧,創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歷史。
吳裕泰茶莊
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吳裕泰已經成為擁有260余家連鎖店、一個茶葉加工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個茶藝表演隊和三個茶館,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中型連鎖經營企業,是京城著名的中華老字號(1995年,國內貿易部授予吳裕泰為"中華老字號"稱號),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
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布的《2006年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名單》上,吳裕泰以1.53億元的營業額排名第17位,到了2007年,名次下降了3位,但營業額已升到2.0268億元。吳裕泰在華北地區擁有160余家連鎖零售店,一個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支茶藝表演隊和兩家茶館,連鎖店分布于北京、天津以及華北的大中城市。
吳裕泰茶莊創辦人是吳錫卿,當時是為吳氏家族茶莊進儲茶葉而建。當時吳氏家資殷富,在北京已開設多家茶莊,有朝外大街的吳德利茶莊,廣安門內大街的協利茶莊,西單北大街的吳新昌茶莊,崇文門大街的吳鼎裕茶莊,崇文門內的信大茶莊,通縣城內的干泰聚、福盛茶莊等。 這些吳氏茶莊買賣興隆,在京城內的茶行中已具有一定規模。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茶葉的需求量大增,為集中進儲茶葉,吳裕泰茶棧便應運而生。吳氏茶莊的茶葉均從安徽、浙江、福建等茶葉產地直接進貨,并派專人在福州、蘇州等地窨制茉莉花茶,經水陸運往京城,再拼成各種檔次的茉莉花茶。吳氏茶莊自拼的花茶在北京城的東北域和遠郊昌平、順義、平谷、密云等享有盛譽。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或品茶或會友,壺里杯中都少不了吳氏茶莊的茶葉。解放后公私合營時,吳裕泰茶棧改為"吳裕泰茶莊"。馮亦武老先生題寫了第一塊黑底綠字的"吳裕泰茶莊"的橫式牌匾。 "十年動亂"期間,吳裕泰茶莊曾一度改名為紅日茶莊。1985年,在建店98周年之際,又恢復了"吳裕泰茶莊"的老字號。1994年春,茶莊進行翻擴建改造,同年9月28日重張開店。擴建后的茶莊營業面積由過去的30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1995年在茶莊旁開了"吳裕泰茶社",茶社雖不是雍容華貴,卻以其獨有的清幽雅致,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