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款好的普洱茶來說,好的原料,是其品質的基礎,而加工則是茶葉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手段,倉儲則是后期口感等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價值保障。
環境對普洱茶的后期轉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一款茶,要是在不同地方、不同倉儲環境下存放多年,再去品飲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的口感會完全不同。普洱茶倉儲的地域環境繁多,可以說是“一地一倉,倉倉不同”。
今天和資深茶客楊哥邊喝茶邊聊天聊到普洱茶倉儲這個問題,楊哥說關于普洱茶倉儲這個問題一直比較受爭議,就像家務事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南方人說北方干冷常年溫濕度偏低,一年當中只有夏季三四個月溫度能到25度,濕度能到70%,春秋冬三季,溫度只有20度以下,濕度50%以下,再加上秋冬季供暖系統空氣更較為干燥,存出的普洱茶苦澀感強、湯水薄、刺激性重、不夠溫潤,茶韻不足,整體轉化速度慢。北方人聽了不高興了,說南方常年溫濕度偏高,每年春轉夏三四月份“回南天”梅雨季節經常墻面地面都掛水滴空氣太潮濕,存出的普洱茶香氣不揚,口感不清爽、有倉味(特指廣東的倉庫悶倉味)整體轉化速度過快。
倉儲聊完了,茶也淡了,楊哥重新換了一款茶。細品一口,坐我旁邊的茶友突然驚呼:“這個茶好喝,這是什么茶”?話音剛落,杯中已空,自己就伸手拿起裝著茶湯的公杯倒茶了。
楊哥賣關子道:“你猜猜”。
茶友:“我喝茶少,猜不出來,反正比剛剛喝的那個好喝,是不是這個要貴一點的”。
楊哥笑道:“其實都是下關2005年的沱茶,只是剛剛喝的那款是甲級沱茶,廣東倉的,現在喝的這款是乙級沱茶,昆明干倉的”。
茶友疑問:不是說甲級的原料比乙級的原料要好一點,為什么乙級的比甲級的要好喝,并且這個湯色看著就像是四五年左右的茶,我家里面十幾年的老茶湯色比這個深,還有你看這個葉底還是綠的。
楊哥耐心的解答茶友的疑慮:這個就要回到剛剛我們說的倉儲環境了,沱茶壓的緊,存在昆明雖然轉化的慢,但是香氣純正,沒有雜味異味,即使是十幾年湯色也沒有多大變化,金黃透亮,喝進去嘴里的層次感是豐富的,飽滿的,細膩的,醇厚的,廣東倉除了比昆明倉潤一些,整體的口感是沒有昆明倉好的,昆明干倉的茶除了湯色變化不大,葉底也是一樣變化不大,慢中出細活,老茶客就喜歡昆明干倉的茶,只是昆明干倉的茶少,沒有渠道你喝不到,也買不到昆明純干倉的茶。
所以年份茶我首先考慮的是倉儲,倉儲干凈是首要的標準,我更看重的是轉化后能給口腔帶來的愉悅感,如果價值幾十萬的“印級茶”倉儲不好,有霉味,倉味......,讓我口腔排斥,那我寧愿喝倉儲干凈的幾百元的茶。
很多茶友在喝茶的這條路上交了不少學費,今天小玉非常真誠的分享這款2005年下關沱茶,私人珍藏14年,昆明純干倉,轉化優良,希望茶友們能和其他倉的茶對比喝一下,因為這款茶喝起來辨識度也是非常高的,增長一些口腔上的經驗,在以后選老茶的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8183548350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