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云南西雙版納旅游團普洱茶騙局
2017年05月21日

云南西雙版納旅游團普洱茶騙局

這年頭,叫什么第一縣的地方多了,有的甚至于狂稱什么“世界第一”、“天下第一”,因為勐?h擁有適合高品質茶葉生存的良好的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環境、水環境、森林環境等自然生態環境。是世人公認的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之一,同時又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生產加工基地。因此在對外宣傳中自稱“普洱第一縣”,看似有些輕狂,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勐海稱為“普洱茶第一縣”有以下幾個理由。
理由之一,勐海是一部活的茶史,有深厚的茶文化內涵
在中國的茶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濮人(布朗族)是最早的植茶人。至今,勐?h的布朗山、西定、巴達、勐滿、勐往等布朗族居住地保存有大量的古茶樹和野生茶樹。其中,賀松有1700多年的野生“茶樹王”,被當地村民視為神樹,南糯山有8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樹。
老曼峨布朗古寨,在貝葉經和寺里的石碑記載著這個村寨已經有1368年的歷史。這里的佛寺以及寺里的貝葉經書,在東南亞一帶有著較大的影響。老曼峨有連片的古茶樹3205畝,分布在古寨四周濃密的森林之中,古茶樹大的要3人合抱,小的也有碗口粗,茶樹姿態奇特,枝葉蒼翠,煥發出綠意盎然的勃勃生機。
班章古茶山曾經是布朗族居住地。古茶樹面積有2000多畝,這里的茶樹與闊葉林混生,遮蔭較好,枝葉茂密,葉片光滑,芽尖茸毛又厚又亮。班章、老曼峨等地的古茶,其特點是“苦盡甘來”, 味道非常霸氣,苦味重回甘好,10多泡都還有芳香的茶味。這里的茶被人們稱為普洱茶中的極品。
南糯山古茶山
“采茶撥瑪云霧中,南糯白毫香氣濃。欲問香氣何處來?三國武侯遺古風”。這是對南糯山茶香氣高,苦味淡,甜味重的生動描寫。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常年云霧籠罩,具有適宜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生態環境。據傳,布朗族先民在南糯山墾植茶樹始于三國時期,種茶、栽培技術為諸葛孔明所授。1100多年前,僾尼人(哈尼族)繼承了南糯古茶山并繼續墾殖茶園。 800年的栽培型茶樹王,見證了各民族兄弟栽培利用茶樹的重要歷史。
賀開古茶山是典型的古茶樹觀賞園林,原始的拉祜族風情村寨。這里古茶樹面積連片10000多畝,景觀迷人,樹枝高低錯落,樹形奇美,好像一座自然天成的園林,令人流連忘返。
巴達古茶山是野生茶樹群落區,這里共有野生茶樹資源近6000多畝。1962年發現賀松1700年的野生茶樹后,巴達就成為了所有茶人朝拜的第一縣。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內這顆茶樹的照片,早已成為茶界公認的“茶神”,不計其數的茶人拜祭求佑。
勐宋古茶山位于勐?h東部綿延崇山中的勐宋古茶山,終年云霧籠罩,若隱若現,猶如披著白紗綠巾的仙子。這里是西雙版納歷史悠久的古茶區之一,擁有茶園面積3.3萬畝,古茶園3800畝,這里的古樹茶以獨特的高香和濃郁的茶氣走俏市場。盛易祥。
石頭、蹄印,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漸漸湮沒。只有深入探尋久遠的歷史,才能讀懂這無盡的茶馬古道。勐海舊時所產的茶葉多由馬幫運到普洱府交易。明、清時期手工業制茶商云集佛海(今勐?h),佛海23個 茶莊年產緊茶出口量達4萬擔,并開辟了從打洛到印度、西藏的古茶馬古道。1938年白孟愚選擇在南糯山辦廠實現了機器化生產,成為云南現代茶業的標志;范和鈞在佛海開辦現代化茶廠——勐海茶廠,積淀了67年的制茶底蘊。以“大益”為代表的普洱茶以其濃郁的芳香,絕妙的口感享譽天下,多少人為之探秘。此外,云南省茶葉科學研究所設置在勐海,積累了豐碩的科研成果。這些,都是對勐海普洱茶獨特的地理特征、自然環境的認同的證明,是厚重的歷史“活見證”。
理由之二,勐海山好,是養育優質茶葉的“磁化場”
勐?h屬西南山原地貌、群山環抱的高原山間盆地。境內山峰、丘陵、平壩相互交錯,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緩。這種特殊的地質斷裂層以及獨特的地貌輪廓,強化了地球自身的磁場作用,使勐海成為一個奇特的“磁化場”,據勐海地震資料載:2—3級地震極為頻繁,強化了地球自身的振動、磁場作用,將 地質中各種微量元素顫動溶到水中、土里,人得到磁療,也為茶樹提供了獨特的生長條件,養育了優質的茶樹。
理由之三,勐海氣候好,是茶的“溫馨家園”
勐?h山山有樹,溝溝有水,是個充滿綠色的家園。座座茶山,點綴其間,生機盎然,是上天賜給茶樹的一個“溫馨家園”。勐海氣候溫和,平均氣溫為18.7℃,極端最高氣溫33.8℃,極端最低氣溫2.9℃,年平均相對濕度78%,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多霧日,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的特點,為喜散光的茶樹等耐陰作物提供了優越的氣候生態環境,造就了優良的茶葉品質。
“高山云霧出名茶”。霧多是勐海的特點,年平均霧日107-160天。濃霧的滋潤,使普洱茶的原料大葉茶得以枝繁葉茂,茶味獨特、富含多種營養素。土壤主 要有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等類型,其中:磚紅壤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區;磚紅壤性紅壤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的地區,是 勐?h土地面積中占絕對優勢的土類。土壤的風化程度高,土層深厚,一般深達1米左右;PH值一般為4.5-6,多呈酸性反應;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肥沃, 極宜茶樹生長,具有良好的發展茶樹種植的土壤條件。
理由之四,勐海水好,茶樹被圣潔的“營養液”所滋養
勐?h境內水資源豐富,水質好,無污染,給予茶葉圣潔的“營養液”。全縣總集水面積為5511平方米,共有大小河流159條,屬瀾滄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 沙河、南覽河、南果河、勐往河等,流域總面積4937平方公里,年總徑流量29.4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15.59億立方米,為地表水的52.9%。 在江河流經之地區,有大小盆地15個。至今,縣內沒有工業污染項目、工廠,豐富的水資源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凈化池”、珍貴的“營養液”,給茶提供了較多的負離子。
理由之五,勐海是天然的“純氧吧”茶葉受到很好的潤澤
勐海植物種類多,植被好,空氣質量好。復雜而多樣的土壤類型和立體氣候等促成了全縣多樣性的植被類型,形成了良好的森態環境,是一個天然的“純氧吧”。境內有季節性雨林、半常綠季雨林、石灰巖山林、暖熱性針葉林、熱性竹林、河漫灘灌叢、山地丘陵灌叢、禾本科草類灌叢植被類型。是云南省重點林區縣之一,林業用地面積為41.7萬公頃,有林地面積為25萬公頃,蘇鐵、桫欏、紅椿、大葉木蘭、火麻樹、樟樹等豐富的植物種類生長在林中,產生了大量對人、植物有益的負氧離子。全縣森林覆蓋率為63%,空氣質量非常好,同時,空氣濕度也較大,常年保持在80%以上,對茶樹起到了滋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