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普洱茶審評中的術語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審評中的術語

普洱茶千山百味,又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其間魅力所在,非真正愛茶人所不能體會。正因為普洱茶口感的千差萬別,所以審評,是對口感的考核,更是對品質的鑒定。

01|外形常用術語

端正:壓制茶形態完整,無破損殘缺,整齊。

松緊適度:壓制茶松緊適當。

龜裂:壓制茶表面有裂開現象。

平滑:壓制茶表面平整,無翹起、脫皮及茶梗刺出等現象,反之稱為粗糙。

缺口:壓制茶表面或邊有殘缺現象。

歪扭:沱茶碗口不端正。

通洞:因壓力過大,使沱茶、餅茶撒面正中心出現孔洞。

脫面:壓制茶蓋面脫落。

芽頭:指未發育成莖、葉的嫩尖,質地柔軟,茸毛多。

單張片:單片葉子,有老嫩之分,一般指葉形較大,嫩度差的單葉。

莖:未木質化嫩梗。

梗:著生芽葉的已木質化嫩枝,一般指當年青梗。

黑褐:褐中帶黑。

黑潤:色黑而深,似涂上一層油而亮。

棕褐:褐中帶棕。

褐紅:紅中帶褐。

烏黑:黑而無光澤。

褐黑:烏中帶褐,有光澤。

泥鰍條:條索圓直較大。

折疊條:條索折皺重疊。

壯結:茶條肥壯結實。

金毫: 嫩芽帶金黃色茸毫。

顯毫:茸毛含量較多。

鋒苗:芽葉細嫩,緊卷而有尖鋒。

重實: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輕飄:身骨輕,茶在手中分量很輕。

松散:條索卷緊度較差。

粗松:嫩度差,形狀粗大而松散。

02|滋味常用術語

陳純:湯味醇厚且留有陳香,無雜味。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醇和:醇而平和,回味略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強。

醇厚:入口爽適甘厚,余味長。

濃厚:入口濃,刺激性強而持續,回甘。

回甘:茶湯飲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潤的感覺。

鮮爽:新鮮爽口。

水味:茶湯濃度感不足,淡薄如水。

平淡:入口稍有茶味,無回味。

青澀: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苦底: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03|湯色常用術語

嫩黃:金黃中泛出嫩白色。

綠黃:以黃為主,黃中帶綠。

黃綠:以綠為主,綠中帶黃。

淺黃:內含物不豐富,黃而淺。

黃亮:色黃、有光澤、黃而明亮。

橙黃:黃中微帶紅。

橙紅:紅中帶黃。

深黃:黃色較深,無光澤。

褐紅:紅中帶褐。

紅褐:褐中帶紅。

深紅:紅而深,缺乏明鮮光彩。

清澈明亮:清凈、透明有光澤,無沉淀物。

渾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昏暗:不明亮,但無懸浮物(暗,茶湯不透亮。葉適用于葉底,指葉色暗沉無光澤)

紅濁:湯色紅、沉淀物多,渾濁不見底。

紅濃:湯色紅而深濃。茶湯顏色紅,且內含物豐富。

栗紅:紅中帶深棕色。也適用于普洱熟茶的葉底色澤。

04|香氣常用術語

馥郁:香氣幽雅,芬芳持久。

毫香:芽毫顯露的茶品所具有的香氣。

濃烈:香氣豐滿持久,刺激性強烈。

清香:香清爽鮮銳。

清高:清香高而持久。

幽香:香氣幽雅,似花香。

甜純:香氣純而不高,但有甜感。

花果香:似新鮮花、成熟果香氣。

焦糖香:烘干充足或火功高致使香氣帶有糖香。

05|葉底常用術語

紅褐:褐中帶紅,為普洱茶渥堆成熟的葉底色澤。渥堆成熟度接近豬肝色。

褐紅:紅中帶褐,為普洱茶渥堆正常的干茶色澤,渥堆成熟度略高于豬肝色。也適用于葉底色澤。

綠黃:以黃為主,黃中泛綠,比黃綠差。此術語也適用于湯色。

黃綠:以綠為主,綠中帶黃。此術語也適用于湯色和葉底。

花雜:葉色不一,形狀不一或多梗、樸等茶類夾雜物。

嫩勻:茶品嫩而柔軟,勻齊一致。

嫩軟:芽葉嫩而柔軟。
 m.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