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雅的女人,都擁有強大的自愈能力。
現今很多女性再也不是那個柔弱如水的樣子了,在創業領域里,無數成功的女性打破了傳統觀念,成為了集氣質和優雅于一身的創業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崛起,撐起了商界的半壁江山,石迎春就是其中之一。
來到天怡茗茶見到了石迎春,不緊不慢地泡著手中的茶,從潔具到溫杯,再到注水,都像是在欣賞一位畫中女子,她的話并不多,卻十分接地氣,跟我們分享了自己十多年做茶的經歷,筆者不禁感慨萬千!
2007年是石迎春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凡是在普洱茶市場打拼過的人,都積累了部分原始資本,分到了市場的一杯羹。在這一年,石迎春的貨架沒幾天就會賣空,但是2007年之后,整個普洱茶市場面臨大幅度下滑,這種景象就很難再見了,此時她也意識到:當一個拿貨賣貨的中間商并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她決定著手做自己的品牌。
用心感知,就能抓住機遇
石迎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茶人,身上卻有著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謙虛,臉上藏著波瀾不驚的氣質,文靜里還透著一股力量,猶記得第一次見她是在一次讀書會上,粉紅色的旗袍,一副眼鏡駕著,以至于讓筆者以為這是某個學校的老師或者是一位文藝青年,毫無半點商人的距離感。
至今為止,一句簡單的話語還回蕩在腦海:“那么多年堅持做茶,時間并沒有讓我變得成熟”。
作為聽者,尤其在得知了石迎春做茶經歷后,愈發覺得這是一句謙辭。當我與她面對面聊天時,才會發現18年之久的習茶之路,刻下的并沒有半點滄桑,而是茶葉成就了她那一份淡然和恬靜的氣質。
摸著石頭過河,走出自己的茶之路
2000年,石迎春初入茶行業,那時候她剛剛畢業,普洱茶才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一個稀奇的“香餑餑”,于是她決心開一家茶店,學習普洱茶的經營和管理。她感慨到:“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要說坎坷,一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碧岬阶约鹤畛醯哪切┙洑v時,她依然會說:“自己還在摸索中學習,摸著石頭過河而已!
一個不懂空間的設計師,不會是一個好的茶老板。作為一個茶老板,不單單是把茶葉賣出去那么簡單,還要布置茶店,具備運營和管理知識,才能支撐一個茶店的品牌運作!拔揖筒畈粫约鹤鲈O計了!笔赫f道。
在天怡茗茶的店里,從產品的陳列及色彩搭配,都源自石迎春之手。她是一個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的人。
自從她打算做自己品牌的那一刻起,就決心用腳步丈量云南知名的各個茶區,無論是從鮮葉采摘到加工、制作、銷售,這每一環節都堅持都親自把控。她認為:“不親力親為,就得不到自己心中完美的產品!
經歷過這些之后,石迎春才知道自己親自做茶要付出的成本會遠遠高于以前在市場里穿梭的精力!斑@是為我的成本付出責任,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每一個品飲天怡茗茶的朋友都能喝上一口放心的有品質的茶,多年以后還能以手里有天怡茗茶的產品而驕傲!彼f道。
用生命做茶,學習之路痛并快樂
十多年如一日,從茶山到書海,再到茶界商場,無論是足跡刻印的實踐真知,還是浩瀚書海里總結的人生迷津,都使得天怡茗茶在成都、廣東等茶葉消費重鎮收獲了不少贊譽,這除了石迎春個人的魅力拓展外,更得益于其茶品品質。著眼于消費者的口碑,是石迎春始終追求的做產品的理念。
很多時候,石迎春都是忙完茶山的收茶工作,又輾轉于各個大型的茶博會之間,回來又忙于產品的壓制、包裝及發貨,在接待朋友的時候,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很想放空自己好好睡一覺,因為長期的緊張狀態,還對孩子失去了耐心,完了又感到深深的內疚,但是所有的事情還得自己繼續!闭^走上茶之路,就像一支離了箭的弦,再也沒有了回頭路。
茶山道路崎嶇,就連在礦山開車十幾年的朋友跟著石迎春去到茶山都感嘆道:“以這樣的路況,加上節節上漲的原料價格,一斤茶賣個萬把塊我都嫌低了,這是用生命在搏!”
“每次去茶山,加之去各地出差,自己的精神都處于警備狀態,身心疲憊。作為消費者更多地是關系價格與品質,但沒人會關心你的安全風險,可是做茶的人做不到斤斤計較,所以該怎么做還得怎么做,任何困難都只能迎頭直上!闭f這句話的時候,她眉宇間透露著復雜的滋味,這其中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面對突變的市場,唯有學習能應對
十多年的從業經歷,并沒有讓石迎春覺得慶幸,她說的最多的是學習!霸诤献鬟^程中我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告知我的合作伙伴,在變化多端的市場環境中,我也嘗試著改變,可以說對經營的各個方面都是自己去實踐和摸索的,這是門大學問,我還是名新丁。所幸現在學習的路徑多了,按著自己的脈搏,我也大概明白這調理的方子要怎么開了!
一茶一席一花,都是源自對生活美的執著
茶臺上的石迎春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優雅的氣息,從茶器、茶席布、花器,她都會用心去裝飾,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近乎癡迷!霸谄v勞累之余,我想只有安靜地喝一泡茶或者隨手摘插幾支花,能平復自己內心的波瀾,所以每次出差,能給我帶來快樂的只有買買買,每一件物品,我都像孩子一樣呵護對待!彼茌p松地笑了,這是對興趣愛好所流露出的喜愛。
說著,石迎春開始擺弄架子上的插花和茶器,跟我們一一介紹每一件小飾品的來歷:有些是去出差帶回來的,有些是去茶山尋回來的……
當她講到自己尋茶之路的種種時,我竟覺得每一口茶湯里都藏著她的故事,苦盡甘來、回味甘甜,現在所得到的一切成績,都不負當年的辛苦付出。在茶之路上,更加堅韌了石迎春對茶葉一絲不茍的精神,同時還塑造出了一顆熱愛生活美學的心境。
茶葉能塑造人,也能成就人,用心經營一款茶,就像經營自己,付諸的每一份汗水,最后都會化為一份甘甜回饋給自己。
愿怡印普洱茶成為愛茶者心中的光芒。
來源: 簫簫 云南天怡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