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柑普茶助推普洱茶消費市場轉型升級
2017年05月21日

柑普茶助推普洱茶消費市場轉型升級

自2015年開始,“柑普”一經推向消費市場,迅速風靡全國,各大實力茶企也紛紛進軍柑普行業,比如大益推出的“金柑普”,下關沱茶出品的“下關柑普”等,在眾多實力茶企中瀾滄古茶重磅推出的“茶媽媽的陳皮普洱”將“柑普”茶的品牌效應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藥食同源的陳皮+普洱熟茶的混搭便迅速打開普洱茶消費市場,陳皮普洱所帶來的經濟效應或許是整個茶界都沒有預想到的。其實,陳皮+茶并不是什么新鮮搭配,古人很早就懂得將柑橘的外皮作為藥用,藥名“橘皮”,為理氣化痰藥。
小青柑的青皮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理肝氣、咽炎、消積化滯,心情郁悶之時,喝青柑可以疏肝氣,解郁氣;大紅柑的柑皮紅而厚,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普洱熟茶茶性溫和,有養胃、護胃、暖胃、降血脂、降血糖、減肥等保健功能。當小青柑皮、大紅柑皮遇到普洱熟茶時,其保健功效自然兼有兩者的好處?诟猩弦灿葹橥伙@,以柑香馥郁、甜潤爽口等特點使喜愛小青柑的消費者津津樂道,更在小青柑產品研發中有著“鮮活性、爽口性、甘油香及甜潤度”四個方面的評審標準。紅柑柑皮柑油豐富,口感比較醇和,喝起來更加甜柔。嬌小可人的小青柑便于沖泡,一次一顆,投擲保溫杯、茶壺中即可。大紅柑輕輕掰碎柑皮與熟普適量投入茶壺、蓋碗、飄逸杯中沖泡。陳皮普洱的茶引果香,果攜茶味,藥食同源,雖功效各有不同,但品味起來滋味濃郁、甜潤、醇厚、滑爽、協調,適合大多數人群的飲用口感和獨特的保健功效打破了普洱熟茶消費區域局限,從南向北一路挺進,各大中小型普洱茶企也將主攻消費市場的新茶品鎖定于陳皮普洱。
如何在一眾陳皮普洱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這就考驗著茶企對消費市場的觀察力和敏銳度。大益集團出品的金柑普分為傳統和快消兩大系列,傳統市場銷售完整的“金丹”柑普茶,快消市場則將大益金柑普做成快消袋泡茶,定位于年輕化消費市場;津喬普洱則另辟蹊徑,推出顛覆傳統整粒大紅柑形態的“紅柑丸”,將柑皮精致切絲,與熟茶揉合成沱,一粒7克,一泡,小鐵盒收納,既方便攜帶分享,又方便沖泡,從取茶到沖泡,至少節約3分鐘寶貴時間,攻占沒時間沖泡一壺茶的白領消費群體;歲月知味出品的“滿霜”小青柑,用陳化九年的優質普洱熟茶,搭配特有工藝加工而成,其青皮果酸含量較高,并含有豐富的揮發性香油,果香濃郁,開胃消食,每粒小青柑披滿白霜(俗稱腦晶或柑油晶)以對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及干咳有良好的輔助治療等作用,搶占有咽喉疾病困擾及吸煙人群的茶杯等等。
當我們回頭梳理普洱茶消費市場的成功轉型升級,發現新會陳皮和云南普洱茶這兩個地理標志產品的“聯姻”無意間細分了普洱熟茶消費市場。陳皮普洱的出現讓先知先覺的茶企找準定位,并根據消費者需求推出迎合當下消費市場的茶品。近幾年,傳統普洱茶市場平穩上升的同時,普洱熟茶快消市場呈現年輕化趨勢曲線增長,這得利于用產品細分出普洱茶消費市場。年輕人剛剛起步喝茶時會因為簡單、快捷,口感容易被接受的茶品而形成飲茶習慣,在一兩年后就會逐漸“升級”到傳統茶葉市場中,接受傳統茶葉產品。
我們從一組數據來看陳皮普洱市場的增長率,2015年陳皮普洱爆發式增長,闖出億元市場,新會陳皮全產業產值從1996年產值不足300萬元,到2016年全產業產值達50億元,2017年超60億元。透過現象看本質,由于陳皮普洱茶自身特殊的養生價值與獨具特色的品飲體驗,所構成產品差異化優勢,并激活潛在的普洱茶消費市場。
來源:普洱雜志 
 7dit2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