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納悶,怎么人家都說古樹茶和臺地茶怎么區分,你這么說臺地和大樹怎么分,我不是古樹不喝的!首先給大家說一下,基本我們在網上看到熱銷的都不是什么古樹茶,只是掛著古樹名,分分鐘都是臺地茶,那有人肯定說了那我買貴的還不行嗎?真的未必行,貴的也有可能是大樹茶。而且古樹和大樹區分并不是那么好區分的。so,我們學會大樹和臺地劃分就行了。
我們先弄懂什么是臺地茶,什么是大樹茶!
臺地茶:指那些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代茶園產出的茶葉,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由于密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產干預,茶葉品質上較老樹茶稍遜。臺地茶是指采制于建國后發展起來的密植茶園的茶,該類茶園的基本特點是“集中連片、高產”,伴隨的是“噴藥施肥、中耕修剪”。該類茶人工栽培后一直處于相對比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藥等措施是臺地茶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措施。 所以臺地茶也可以說是人工養殖茶。(這段話來源百度)
大樹茶:大樹普洱茶通常為樹齡30年以上的茶樹(也有說是100年以上的茶),主要是為了區別于古樹茶和臺地茶所給的一個概念。處于成年期的茶樹枝繁葉茂,樹大根深,產量和品質都處于高峰階段,也是經濟效益最佳的時期。(這段話根據百度和其他資料整合)
那應該怎么區別呢?
鮮葉外形:大樹茶的葉子相對臺地茶壯碩,葉脈清晰,葉邊齒狀無規律狀, 葉面革質感明顯 ,葉背毛少,少有茶芽;臺地茶因為是栽培的,外形較好看,葉身比較單薄,葉邊齒狀呈規律性,葉背多毛,葉片嫩度高。
干茶外形:通常來說大樹外表絨毛多,光澤度較高,但是光從干茶外形是很難判斷是否大樹茶。
香氣:大樹茶香氣深沉而厚重,持續時間長,且可能帶其他香味(花香、蜜香)。臺地茶香氣飄揚,相對短暫。
湯色:臺地茶一開始出湯色澤明亮,而后湯色逐漸變淡,但大樹茶變化不大,大樹茶內置深厚,非常耐泡。
口感(這是個最重要的一點):臺地茶初品滋味濃醇,但是口感下滑很快,但單薄且雜,幾泡之后滋味變弱,出現澀感,且不容易轉化回甘;古樹茶則后勁十足,且帶花香,愈泡滋味愈鮮爽,苦澀化得開,回甘越快,滿口生津, 茶湯的細密度和醇厚度較高、張力十足。
韻味:這也是比較難判斷的一點,只是大樹茶相對容易出韻味,臺地茶拼配得好也是可以出韻味。
葉底: 葉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彈性、葉形完整,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非常柔軟有彈性。其它茶的葉底則柔軟度稍差,質感薄小且脆硬。
大樹茶在外形色澤、香氣、滋味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尤其是滋味相比臺地茶口感更突出,味道更有沖擊性,但在湯色方面,臺地茶湯色更紅濃。整體來說,大樹茶還是優于臺地茶,但茶葉的奇妙之處正在于茶葉技術可以根據茶葉的特性進行拼配,發揚長處。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古樹、大樹茶,也要追求好的工藝和倉儲。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