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觀察的話,我們周圍有很多茶友會在喝茶時發出“咻”或者“哧溜哧溜”的聲音,而且專業的評茶師在審評時也會這樣。
所以這個聲音,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喝茶該不該出聲?
老話說:“食不言寢不語”,人應該在吃東西、喝茶、喝水不發出聲音,這才是有教養的體現。
但喝茶發出“咻”或者“哧溜哧溜”的聲音,并不是說沒有教養,它是品飲茶湯滋味的行為。
所以喝茶發出的聲音不是亂出的,而是要達到感受茶湯滋味發出的聲音,才是正確滴!
那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發聲?不不不,我們關心的應該是如何感受茶湯滋味!一起往下看吧!
如何發出正確的聲音?
“咻”
首先是“咻”的聲音,它是指把茶湯吸入口中,這種行為看似不雅觀,卻是品茶方法之一,這種方法被稱作“吮吸法”。
具體的步驟是:把舌頭兩側向內卷曲,同時深吸,茶湯吸入口中,吸時會發出一聲“咻”的聲音;不過也有人認為要“咻”三次,即連續吸三口茶才有沖擊力。
用吮吸法喝茶,可以使茶水能在第一時間迅速打擊整個口腔,再使茶的香氣直接沖上上顎,傳給嗅覺感官。
“哧溜哧溜”
然后是“哧溜哧溜”的聲音,在把茶湯吸入嘴內后,舌尖頂住上層門齒,使湯攤在舌的中部,再用口慢慢吸入空氣,讓茶湯在舌上微微滾動,此時口中會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
口腔中有很多味覺感受細胞,主要分布在舌頭上,味道從舌頭表面的味孔進入味蕾,與味覺細胞接觸,這些味覺細胞就通過電信號把這些感覺傳到大腦,因此就感知了不同的味道。
小懂之前也提過,舌尖主要感受甜味,舌根主要感受苦味,舌兩側后部主要感受酸味,舌兩側前部主要感受咸味,舌面則可感受鮮味和澀味。
▲舌面感受滋味的分布
所以讓茶湯在整個口腔內滾動,經過舌面的每一個部分,與味蕾充分接觸,才能品出一款茶完整的滋味。
能不能發出聲音其實無所謂,把這個技巧做對才是最重要的。
再給大家補充個小技巧:茶葉審評專家唐潔老師告訴過小懂,審評時,第一款茶和第二款茶中間要留些時間,感受后續的回甘、生津等滋味,不要急著喝下一款哦!
總的來說,品茶確實會有聲音,不過不是為了尊重誰。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喝懂這杯茶,而不是出聲,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強求形式上的效果,忘記感受茶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