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行政村隸屬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鎮,地處勐庫鎮北邊,距勐庫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距縣44 公里。東鄰臨滄 ,南鄰壩卡,西鄰耿馬,北鄰臨滄。轄糯伍、壩歪、南迫等5 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 2.51 平方公里,海拔1400-2500米,年平均氣溫 18-20℃,年降水量 1,800毫米。冰島村有五個寨子組成,他們是冰島、地界、南迫、糯伍、垻歪統稱為冰島村。發源于南美鄉的南勐河,將勐庫鎮地形一分為二,每一個寨子都有古茶樹,冰島、地界、南迫在西半山,糯伍、垻歪在東半山。方圓幾十公里,海拔都在1600米左右。茶葉品質有共同點,也有差異。其中冰島寨子優于其它四個寨子的品質,特別是冰島寨子的甘甜和涼氣是無可比擬的,冰島寨子的古樹茶和其余寨子要區分的話應叫“冰島老寨(正山)”。冰島老寨在勐庫西半山的半山腰上,1904年以前是個純粹的傣族寨,傣語讀為“扁島”或“丙島”。有兩種譯意,一為送青苔的地方;二為用竹籬笆做寨門的地方。冰島老寨是目前勐庫地區海拔最高的傣族寨。冰島是臨滄市雙江縣著名的古代產茶村,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是勐庫大葉種的發源地,也是雙江縣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冰島茶種是著名的勐庫大葉種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勐庫茶種的主要發源地。該地產茶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時間為明朝(1485年前后),而無文字記載的傳說卻早于明朝。盛易祥。
自明成化年間至2010年,這個沉寂了500多年的傣族小寨子被眾人揭開神秘面紗,冰島茶隨之名聲鵲起。冰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茶樹,茶樹就散布在村前寨后的山坡上。說到冰島不得不說說傣族,傣族未進雙江之前,雙江稱為濮滿地,有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居住。后稱為勐勐,到現在才叫雙江。傣族進入雙江定居共有兩支:一是元朝末年(1358年),來自麓川也叫勐卯(今德宏瑞麗一帶),定居在勐庫,傣族有順水而居順水而遷的習俗,1381年定居在勐庫壩子的傣族順著南勐河遷到了今雙江縣城南勐河西岸建立了一個新寨,取名為允景莊,也稱勐景莊。當時由耿馬傣族官統管;二是因為戰亂1387年從瀾滄江東岸勐谷(景谷)進入雙江,駐扎在今雙江壩子南勐河東岸,建立新寨取名勐允養。建寨初期由勐谷(景谷)傣族首領管轄。1472年戰亂平息,勐谷(景谷)傣族官將原屬于自己管的勐允養送給了耿馬傣族官去管。耿馬傣族官為了讓南勐河兩岸的傣族人和睦相處,于是就將勐景莊與勐允養合并起來組成一個大勐并取名——勐勐,意為兩個大寨子合起來的地方。1479年耿馬的傣族土司官派他的親戚罕俊發來管理勐勐,1480年第二任勐勐官罕廷發(耿馬土司官的侄子)上任。他上任之前曾去緬甸景棟學習過佛教,他到勐勐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景棟請佛爺,取經書。通過傳布佛教,用政教合一的方式將早已定居在南勐河兩岸的布、佤、拉祜族統一起來。1485年罕廷發上任的第五年就派人去西雙版納取茶種在扁島(冰島)栽種。此說法源自勐勐傣族土司的家譜記載。古代濮人早于傣族在冰島種茶,冰島茶樹樹齡最大的是濮人種植的,樹齡超過533年。
茶葉特點:冰島茶的滋味偏向于甜爽。甜指的是回甘和生津,爽指的是茶湯滑爽,容易下咽。冰島茶,口感甜爽、容易入口,新茶就很香,其香氣是花香類型的,新茶沖泡放置之后,冷喝的時候有很爽的冰糖甜,是其他古茶不具備的。外形肥厚壯碩,葉面革質感明顯,葉脈清晰,葉邊齒狀無規律狀,葉背毛少。冰島茶回甘效果持久、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唇齒留香,茶杯內蜜香濃厚,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