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茶自竹香來-特色竹筒茶
2017年05月21日

茶自竹香來-特色竹筒茶

竹子對于住在深山之中少數民族民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資,它是食物,是木材,更是各種生活工具的來源。
拉祜族在田間勞動或進原始森林打獵時,常常帶上制好的竹筒茶。在休息時,他們砍上一節甜竹,上部削尖,灌人泉水在火上燒開,然后放人竹筒茶再燒沸數分鐘,待竹筒稍涼后慢慢品飲。邊吃野餐,邊飲竹筒茶。飲用竹筒茶,既解渴,又去乏,令人神清目爽而舒坦。

【拉祜族竹筒茶】
勐宋拉祜族的竹筒茶在清代已經聞名遐邇,每年的進貢給車里宣尉府。有史料記載:緬甸國王也對“竹筒茶”情有獨鐘。

【原料】
2015年勐宋滑竹梁子大樹茶+版納特有天然香竹

【傳統手工技術】
精選天然生長的2年香竹:外觀翠綠欲滴,竹節均勻,清香四溢
按照天然竹節長度截取長度,需將竹筒侵入山泉水中浸泡24小時,讓竹子吸飽水分,便于后期烘烤。

將浸泡過竹筒倒置瀝水
將備好的茶葉,在不折斷茶葉的前提下,手工塞入直徑不到4厘米的竹筒中。
首次塞滿后,用麻布封口,放置到炭火上滾動烘烤,老師傅通過對茶的收縮程度,香氣和竹筒的狀況決定二次裝茶的時機。再裝茶的時候需要用木制的棒槌舂緊,再加入茶葉再放到火上烘烤。這樣反反復復的裝茶過程持續將近一個小時。

全部茶品塞滿后,需要在火上烘烤制竹筒表面退去翠色流黃油為止。整個烘烤過程香竹,茶葉在炭火的烘烤下散發出獨特的清香,讓人聞著便垂涎三尺。

烘烤完成的竹筒茶還需要進行干燥,去除多余水分,便于竹筒茶的陳化和藏儲。
用時,取少量放入碗中,沖入沸水,即可飲用,且便于攜帶貯存。

【勐宋】
位于勐宋鄉的滑竹梁子,是西雙版納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最高海拔在2429米,有版納屋脊之稱,因山中遍布“野竹”,也稱滑竹而得名。滿山遍野的古樹茶,在云霧繚繞中自由生長,與高大的喬木混生在一起,古茶樹枝干粗壯,透著高海拔環境下的蒼勁之感。因茶質優異,在西雙版納久負盛名。

【茶品描述】
茶有濃郁的花蜜香,尤顯高山韻。茶湯入口飽滿,茶氣清香、茶湯黃亮,回甘快,口感好。湯醇厚滑,粘稠度高。三年的原產地倉儲,讓這款茶在竹筒里陳化很好,蜜蘭香里帶著竹的幽香,甜糯,韻長。唇齒之間,如飲甘泉般清冽。高海拔茶獨特的生長環境,保留下自然最純凈的味道,逐一而來的層次感,豐富而耐人尋味。
 200861116837869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