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糯普洱茶山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是這卻是一個讓人想探究其過往的地方。曼糯普洱茶山,位于勐?h最北端,屬勐往鄉勐往村,這里已經同普洱市的瀾滄縣、思茅區交界。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主要居民是布朗族,據說是數百年前從瀾滄遷來的,這里歷史上曾是勐海通往瀾滄的古道,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后來勐海通往瀾滄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區逐漸衰落。正因為這樣的變動,才使得曼糯古茶山保留下了很多古茶樹資源。古茶園給人的直觀印象是蒼涼,曼糯古樹普洱茶,分有大寨、上寨、中寨古樹普洱茶。從茶樹的粗大和茶園的分布情況來看,過去的規模要大得多,生態也要更好。曼糯古樹茶的特點:湯色金黃明亮,山野氣韻較強,苦澀明顯,香氣濃郁,湯中有甜,回甘雖慢卻回味悠長。
曼糯古樹普洱茶山,位于勐?h最北端,屬勐往鄉勐往村,同普洱的瀾滄和思茅區交界。這里是瀾滄江出普洱市、進入西雙版納的第一站。距瀾滄江直線距離只有10多公里,位于北緯22°24',東經100°25',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曼糯古樹普洱茶山,不想其它古茶山一樣,下分的古樹會有自己不同的地名,其只簡單的分有大寨、上寨、中寨古樹普洱茶。
曼糯古樹普洱茶山,曾是勐海通往瀾滄的古道,歷史上曾經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后來勐海通往瀾滄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區逐漸衰落。正因為這樣的變動,才使得曼糯古茶山保留下了很多古茶樹資源。盛易祥。
然而在建國初期五六十年代,因為大躍進、土地改造等等原因,造成曼糯古茶山的古樹普洱茶,國家號召種糧食的情況下被大批量破壞,等到人們意識到要保護時,曼糯古樹普洱茶山僅剩下2000畝左右,F如今的曼糯古樹普洱茶,品質沒有建國前那么好,但作為普洱茶古茶山之一,依舊是其中的翹楚。
曼糯村主要居民是布朗族,據說是數百年前從瀾滄遷來的,這里歷史上曾是勐海通往瀾滄的古道,在茶業興盛的古老年代,借助交通優勢這里曾有過輝煌,村里建有佛寺,每到佛教慶典,四面八方都會來參與活動。新中國成立后實行計劃經濟,包括曼糯在內的許多古茶園的茶基本無路外銷只能自飲,加之勐海通瀾滄方向道路改道,造成曼糯發展的兩大有利因素的消失,曼糯開始衰落,佛寺也因無力修繕而拆除。
曼糯古茶園分布村子周圍,主要在村子南面的山坡上,古茶園給人的直觀印象是蒼涼。古茶園中只有極少其它林木,絕大多數古茶樹稀疏的生長在山坡草地上,古茶樹高度多在2米以上,干徑十多厘米,曼糯古茶園屬于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的茶園之一。從茶樹的粗大和茶園的分布看,過去的規模要大得多,生態也要更好。土壤主要是黃沙土。
曼糯古樹普洱茶品飲特點:干茶條索緊結較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韻較強,苦澀明顯,湯中有甜,淡化開之后口腔滿布;馗孰m不像其它古樹普洱茶那般快速,卻回味悠長,濃郁的香氣是曼糯古樹普洱茶的主要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