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異;鸨哪攴,生茶越陳越香更為突出,后轉化空間大,后期滋味更趨向于豐富有層次,類金融屬性突出,生茶的品飲屬性弱化,炒作和投資收藏的很多。2006—2007以及2013—2014年是生茶的黃金時代,無數的業者經歷了躺著也能賺錢的時代,這導致了生茶高企的庫存,東莞所謂的30萬噸倉儲雖是危言聳聽,但卻具有代表意義。
如果炒作和投資可以持續,這當然不是什么問題,問題是2014年以后,普洱茶的類金融市場正式告別江湖,只有個別知名品牌才具投資價值,炒作退潮,高企的庫存成了橫亙在眾多企業的面前,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
至于山頭古樹大樹這種,完全指望不上,2014年以后價格不掉反升,量少供給不足,茶農市場意識淡薄,管你終端市場如何,反正就是要按年漲價,你能奈何得了。
熟茶作為救世主的特性就凸顯了!
熟茶雖然也可以越陳越香,但更適合即時品飲消耗,熟茶創始的初衷就是為了縮短大葉種青餅漫長的后發酵期,使大葉種茶更容易入口,刺激小,收斂性弱,老少皆宜,比較容易落地,價格也不貴,非常適合推廣。
熟茶和以熟茶為主料的柑普在2014年以后成為普洱茶市場的救命稻草。
柑普的火熱救活了很多頻臨倒閉的企業,一些企業積壓的熟茶庫存也得到了釋放,大賺一筆,專門制作熟茶的企業批量出現。一些企業也將生產重點轉移到了熟茶方面,較高端的大樹熟、古樹熟近兩年井噴式的涌現,熟茶的春天確實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