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易武高山黃片面世|茶馬古道之源,高山之顛
2017年05月21日

易武高山黃片面世|茶馬古道之源,高山之顛

第一次聽到高山黃片這款茶,小編以為這是一款產自高山之上的黃片,心想:“我們的茶不都是高山茶嗎?為什么取了這么一個名字.....”后來發現,果然是還不夠成熟,竟然未第一時間想起這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且民族氣息強烈的易武高山寨子,慚愧不已。

清嘉慶道光年間,為便于馬幫運輸,清道光年間鋪設了從思茅廳至倚邦、易武240公里長、5尺寬的青石條茶馬道,貫穿于六大茶山。

茶商馬隊紛紛前來易武,終年馱鈴回蕩,商旅塞途,造就了易武歷史上茶莊林立、商賈云集的興盛景象。

悠久的茶葉栽種和貿易歷史,使得易武茶山分布著疏密不一的古茶園,其古茶樹品種為喬木型大葉種,微苦澀,香氣高,回甘強,生津好,是制作上佳普洱茶的優良品種。盛易祥。

高山寨,便屬于易武茶山名寨之一,是易武生態古茶園保存最完整的寨子。高山寨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處易武山頂峰,故名高山寨,海拔1200多米。

在這里,生活著易武的土著居民—香堂族(彝族的支系),傳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政府號召茶農砍茶種樹,這些高山村村民懶得動手,把茶樹撂了荒,都上山打獵去了。

因此保留下的古茶樹甚多,大多屬于喬木型,長勢旺盛,葉大肥厚,常年不修枝,不施肥料,所制普洱茶口感純正,香氣濃郁,回甘生津好。

品質特征

701高山黃片,磚面平滑,壓制松緊適度,葉片黃綠相間,葉面白色絨毛較顯,夾雜了少量芽頭和嫩梗。

干茶與沸水碰撞瞬間,一股清雅花香直沖鼻尖,先香奪人。

湯色黃亮清透,湯水柔順,入口清甜醇和,兩頰微澀,生津回甘好,易武風格明顯。葉底綠亮稍黃,芽頭、嫩葉、梗葉皆有,勻齊度稍欠。

量少價美,懂茶人的優選之茶

高山寨肥沃的土壤、高海拔多霧的優良生長環境使得茶樹生長緩慢,鮮葉持嫩性好,內質豐富,耐泡性極高。

高山黃片雖是名山名寨挑選出的茶品,卻是極具易武山頭特色,雖說賣相稍欠,但其親民的價格能夠滿足一大批愛好山頭茶的茶友,讓名山名寨產品不再只是少部分人的杯中物。

香氣獨特,口感柔和滑潤,生津回甘持久,這款來自高山寨原料制作的極具易武特色黃片,是否能夠滿足你的胃?歡迎愛茶的你到附近門店試飲交流。
 2-14052413154524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