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新聞 > 怎么正確認識普洱茶黃片?
2017年05月21日

怎么正確認識普洱茶黃片?

普洱茶黃片,是指普洱茶在原料的篩揀工序中,因條索疏松﹑粗大﹑寬大﹑茶箐等級較低等原因,而在揉捻工序中未能成型的,經過晾曬后,按照生產標準篩揀出來的這部分茶箐,俗稱為“黃片”。

多數不了解情況的人說,黃片是“病葉﹑枯葉﹑老葉”,這是不對的。而且枯老葉,病葉是無法揉捻的,根本談不上加工成成品。通常茶農在出售毛茶成品前,還得人工從毛茶堆中手工檢出黃片,這是個不小的工作量。

黃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第三葉,一般不會到第四葉;二是揉捻時沒有揉捻到位,條索比較疏松;在這兩個情況下,殺青會造成葉片顏色發黃或綠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這部分茶箐揀出,那么壓成型后條索的觀感就差了。

比較好的黃片產量也是很低的,而且茶質并不會比同批的高等級的茶品差,黃片的品質和所選原料茶箐的品質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揀出,但并不意味著品質不好。相反,黃片由于葉片組織厚實,生長世間較長,所以其苦澀感已經大大減弱,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普洱茶的發燒友是對其越來越推崇了。如果把這種黃片,特別原料均是從高等級古樹茶中挑揀而出的,此種茶香幽雅,湯甜水滑,經久耐泡。

老黃片的沖泡,可以稍增加一點投茶量,最關鍵的是水一定要開,泡的時間一定要夠,否則滋味就不能夠充分展現。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長時間,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有興趣、有條件的茶友可以煮來喝。(本文來源:普洱雜志)
 20100525094803321.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