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近期的三大利好:產業政策、外部避險資本投資窗口期、消費升級。當然這三大利好,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很難放大,但有遠見的企業,可以利用三大利好進行轉型升級,從而贏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并在下一個市場繁榮期綻放異彩……
近期云南省政府出臺重磅產業政策支持茶產業: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云茶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中說,云茶產業是云南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重點產業。為加快云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到2022年,實現全省茶園全部綠色化,有機茶園面積全國第一,茶葉綠色加工達到一流水平,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針對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省府提出了若干產業發展意見,并出臺了系列產業配套政策。
一些人認為有點空,落地難。我們知道中國的產業政策其實效率很低,許多項目都是來套政策務虛的,浪費驚人,資源錯配的情況屢屢發生,但我們不能忽視威權政治語境下的指揮棒作用。在政策引導下,天量政府產業基金與社會資金投入一個行業,雖然尸體與炮灰無數,但畢竟會沉淀下來一定比例能代表未來的中長期發展資本,能使一個貧瘠的行業解決原始積累問題。因此,產業政策雖然低效與錯配,但從最終結果來看還是有效的。
至于云茶的產業政策能落地幾何,這要結合外部資本進入的意愿來看。云南是窮省,政府配套的產業基金不會太多,但云南是資源大省,尤其普洱茶產業是占山為王,云茶產業可以資源的相對壟斷,換取大資本的進入。在全球資產價格重置的今天,資產價格下跌已是大概率事件,將被去杠杠清算的虛高資產,會尋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農業、食品與消費品等永遠有市場需求的行業進行避險,并由撈一把就走,轉型為行業垂直深耕資本。云南省府,可利用外部避險資本的投資窗口期,高舉產業政策大旗,用資源換資本,從而使云茶成為資本投資的風口。
在資源換資本的政治語境下,茶農直銷將迎來大資本的強勢阻擊,或者說茶農直銷將納入政府與大資本統一打造的小產區公用品牌體系,被統一規范管理,茶農賣茶被雁過拔毛是肯定的了。而且政府與大資本擁有古茶山保護性開發之大義名份,分散的茶農被統一收編是遲早的事。
在產業政策與外部避險資金的合謀下,將來的普洱茶產業格局是,大資本將重兵布陣產業上游,比如小產區公用品牌、基礎制造(茶界富士康),以及產業的底層基礎構架,比如倉儲交易平臺、大宗交易(茶交所)、產業互聯網、新零售平臺等。面對大資本扼住了上游與基礎設施之咽喉,中小微茶企的機會在于,一是納入財團產業鏈布局,主動做產業配套,這是依附型的發展道路。二是走特色精品之路,利用普洱茶消費升級呈現精品化、個性化、特色化、多元化、文創化之趨勢,做后現代的文創品牌;蛘吲c新零售平臺結盟,新零售平臺不愿意制造品牌寡頭壟斷,非常愿意扶持有成長性中小微品牌。三是做具有時代風口的初創公司,走天使投資、風投賦能之路。
最后我說下消費升級。普洱茶的消費將在三個維度升級,一是大眾消費升級,將走極高性價比的品質之路,這可以孵化出體量巨大的消費品牌。二是中高端市場的后現代化,這是中小微茶企的最大福音,后現代生活方式與“小而美”品牌可以深度勾兌。第三個是大健康產業的勃發,普洱茶的消費人群將劇增。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