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市場動向 > “新零售”風潮將引發茶葉渠道變革!茶商該如何轉型?
2017年05月21日

“新零售”風潮將引發茶葉渠道變革!茶商該如何轉型?

自從2016年10月馬云在云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業內就一直在熱炒這個名詞。

縱觀行業發展規律,一個行業成熟發展的標志通常是渠道升級。中國的家電行業經歷了傳統百貨到國美、蘇寧這類專業連鎖,再到京東這種電商巨頭的升級。

回看茶行業的零售領域,以批發模式為主的茶城、相對封閉的品牌零售連鎖專賣依然是主流。新零售的誕生,從線上線下打通系統,再用新物流消滅庫存,減少囤貨量。我們找到了茶行業的出路,未來3-5年內,茶渠道的轉型升級或將是茶產業擴容爆發的最重要的驅動力。而茶行業渠道變革的方向一定是連鎖新零售模式。

茶葉企業要緊跟潮流完成新零售轉型,必須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品牌改造:時尚化、國際化、IP化

通過調研,茶葉消費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30-40歲的消費人群占比已經超過三成,而且千禧一代(1984-2000年出生的人群)逐漸進入茶飲市場更是攪動了傳統茶葉市場格局。80后成為主力商務人士和新中產階級人群,當90后通過嘗試創新茶飲產品進入茶消費市場,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場景、對茶的認知以及風味口感的變化都將極大地左右茶行業的發展趨勢。

體現在品牌層面,年輕一代消費者對茶葉的認知拋棄了以往茶文化固有的崇高、厚重、神秘,而聚焦到茶品牌的性價比、品牌感受、品牌性格等層面。這就要求茶品牌要時尚化、國際化,丟掉傳統農產品的外在土氣,用現代方式演繹傳統文化。盛易祥。

品牌IP化也是茶品牌升級改造的一條道路。IP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某一個形象。從廣義層面看,有內容、有一定知名度和一定粉絲群的文化產品或文化產品碎片都是IP。以品牌IP為核心,圍繞IP打造產品,制造場景,營造氛圍,塑造體驗的門店相比那些單純銷售的門店更有生命力。

產品改造:標準化、商務化、輕奢化

連鎖的標準化首先體現在產品的標準化。但茶葉長期的非標準化恰恰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短板。因此,茶產品的標準化改造勢在必行。

1、產品標準化不僅體現在預制包裝形態上,還有種植、生產環節的標準化,運輸、倉儲環節的標準化,以及口感、風味等方面的標準化。

2、商務化趨勢主要是指三公消費受限后,商務消費漸成主流。但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的商務消費更加理性。所以,我們在業內率先提出了搶占商務茶“13線、51線”主流價格帶的觀點!13線”指的是100-300元/份的普通商務隨手茶禮價格帶;“51線”則是指500-1000元/份的精英商務茶禮價格段。

3、茶葉消費的輕奢化趨勢,體現在產品上就是要迎合年輕人消費特征開發更具性價比的產品。這里要強調的是,輕奢化并非奢侈化,而是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的高性價比輸出。年輕代在茶飲消費過程中,更加看重產品的健康功能、便捷性、品牌共鳴等。

模式改造:O2O化、跨界化、大數據化

茶連鎖的營銷模式要遵循新零售互聯網思維,即線上線下一體化、跨界營銷以及大數據應用。

O2O或者升級后的O&O,都預示著線上線下不再有界限。顧客不僅能在線上線下不同場景中購物,還能隨時切換場景,更重要的是基于大數據實現智能消費。無論是B2B、B2C,還是酒水定制、餐飲服務等需求,都能夠匯聚數據在體系內進行共享。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僅有縱向的邊界失控,還有打破行業壁壘的橫向融合。例如,因味茶不僅是一個茶館,也是生活空間和時尚家居產品展銷中心,這種跨接混搭不是建立在“物以類聚”的傳統行業劃分,而是建立在“人以群分”的互聯網鏈接思維上。

推廣改造:口碑化、社群化、流行化

茶葉連鎖品牌的推廣其實就是集客、留客、鎖客系統。要想做到引客進店、留客消費、鎖客升級,單靠做廣告是不行的,連鎖品牌必須要有系統的推廣手段做支撐。

在移動化聯網時代,人們更加自由,人與人的鏈接更加方便,社群經濟應運而生。社群絕不是傳統的會員營銷,因為社群更加強調互動性和參與感,是雙向甚至是多向的鏈接,而非單向的服務。

茶連鎖做社群有先天優勢。因為茶葉本身就具備很強的社會鏈接屬性,人們喝茶聊天,品茗交友,是非常自然的社群場景。

從以上這四大方面去進行轉型,其實對于大部分的茶葉企業都有巨大的挑戰,需要一個長期戰略式的執行。對于傳統茶商來說,轉型“新零售”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應該是從選擇一個專業茶行業電商平臺開始。

如茶悅客APP電商平臺,從線上到線下,提供采購、倉儲、物流、結算一站式綜合服務,利用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零售相互擁抱和嫁接,開創茶行業新天地。
 2-14052413154524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