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茶行業戰略性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化進程的建設,傳統營銷策略的作用大幅縮水,消費人群和渠道在發生改變,而推廣一直是各大茶企遲遲未攻克的難題。茶葉作為一個具有生活屬性、社交屬性、文化屬性等多重屬性的產品,又長期依賴渠道、圈層等來營銷,在自己創造「場景」的渠道有限時,留給我們更多的是,迎合渠道、圈層做「場景化推廣」。
茶是一個典型的場景化消費品,每一種細分場景下,顧客的關注點和價值需求都是有差異的。因此,明確消費人群,圍繞其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進行精準的推廣,才能夠實現品牌內涵和產品特性等內容的精準觸達,更加有效地打動顧客心理和觸發購買行為。
場景化推廣
場景是產品的邏輯,推廣是營銷的靈魂
場景為什么是產品邏輯?因為場景,是時間、地點、心智,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強關聯。譬如,吃火鍋時“怕上火,喝王老吉”;辦公室空暇“小餓小困,來點香飄飄”;跑長途時“困了累了喝紅!薄
從另一個角度講,顧客體驗感是促進消費的核心力之一,而體驗只有放在特定的場景中才是協調的。譬如,在酒店或辦公室,多數人會選擇類似“立頓”的袋泡茶;而在茶館、商務會議、家庭中,中國茶才是首選,袋泡茶似乎顯得不合時宜。
而推廣的本質是建立企業的品牌和文化力量。如果說營銷手段和渠道資源的整合是射穿市場的利箭,那推廣便是箭頭,是這支箭的箭鋒所在。茶企只有進行有效而精準的推廣才能立體突破消費者的防線。盛易祥。
推廣效益最大化
細分場景,定向推廣
《場景革命》里有這樣兩句話:“這是一個所有人的小時代組成的大時代,流行更加網格化!边@句話道出了一個引爆場景對于其他特征的人群可能意味著無感、漠然、可忽略。因此,場景化推廣需要針對不同的社群、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產品特性來細分。
縱觀整個茶產業,茶葉品牌和品類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品牌力和產品力卻很弱。市場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茶葉新品上市,每年也伴隨著眾多新老品牌的裂變和更替,但是同質化競爭在加重,顯著差異化在變小。這種更迭讓消費者難以區分和辨別,也讓企業倍感壓力。而這一切都源于企業缺乏對目標消費者的定位研究,更缺乏產品對特定需求場景的準確切入和信息的定向推廣。
細分場景,就是鎖定目標消費者,與海量的消費需求(健康需求、品質需求、社交需求、文化需求等)之間,找到一個實現匹配的中間橋梁(即,合適的場景),使產品價值和品牌內涵得以精準、充分地傳遞給消費者。
江小白新生代場景
「90后」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
編者認為在場景細分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尋找或創造高頻場景。因為高頻刺激才能引導高頻消費。
2、回歸茶葉,回歸消費者。不要意圖架空茶葉本質和背離消費者去構造,而是從產品特性和消費者既有認知出發,去尋找消費者心智中還未被占領的位置,并引導消費者。差異化,揚長避短。企業應該突出自身產品和品牌的特性,區分于其他同類產品或慣用場景。
3、當今流量愈發碎片化,其成本也越來越高,定向推廣是為了將產品信息和品牌內涵在目標消費人群范圍內,實現更精準的觸達,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地域/年齡段/性別/收入等,設計不同的場景空間和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場景化推廣,以激發不同圈層的需求共鳴。
新趨勢下的茶產業營銷理念應該重構,推廣也需審時度勢。場景化推廣是加速企業品牌塑造和產品推廣的核武器。企業應該懂得一個好的產品和體驗場景自帶流量,而推廣即分享,是為制造流行帶來流量提供新的入口。(文章來源: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