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普洱茶和大紅柑普洱茶,因為所用柑皮不同,功效和滋味也存在差異,最近有茶友在南茗佳人公號(nmjrcha)后臺留言“小青柑和大紅柑滋味功效不同,那么小青柑也能像大紅柑一樣越陳越香嗎?”
想必很多茶友也存在類似的疑惑,所以本期就用以2013年勐海宮廷熟茶,融合2018年新會小青柑,制作而成的南茗佳人《合一·小青柑》為茶友詳細解析:小青柑普洱茶到底會不會越陳越香?
1、陳皮“越陳越好”的傳統說法及存儲由來已久,青皮暫無
小青柑普洱茶和大紅柑普洱茶的差別,就在于制作兩者所使用的柑皮不同。
用小青柑制成的柑皮在古代醫書中被稱之為青皮,用成熟度較高的大紅柑制成的柑皮就是我們常說的陳皮,青皮和陳皮都是我國傳統中藥材。
而陳皮素有“百年陳皮,千年人參”“廣東三寶之首”的贊譽,所以陳皮“越陳越好”的說法也受到較大程度的認可;且被實際驗證過,因為現實中確實存在陳期達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陳皮。
小青柑所制成的青皮雖然也和陳皮同樣是一味中藥,但在中醫典籍和傳統說法中,都沒有“青皮越陳越好”的記載或者說法。
現實生活中,也很少聽或者看到有陳期長達數十年的青皮存在。所以青皮能否“越陳越好”,是一個尚未真正被實際驗證過的說法,畢竟對于未發生的事情誰也不能下準確的定論。
同理,小青柑普洱茶也是近兩年才興起的茶品,小青柑中的普洱茶肯定能夠“越陳越香”,因為已經被實際驗證過。
但小青柑柑皮的轉化就有其未知性,因為之前沒有人存儲過,并且小青柑能否“越陳越香”還與后期存儲方式、地域有關,實不能片面的下“能”或“不能”的結論。
2、“越陳越好”也要在合理限度之內,小青柑適度存儲性質更溫和
中國自古就有“以古為尊”“以陳為好”等,推崇事物古老、陳舊更具有價值的觀念。
一些藥物也的確需要經過一定的陳化,才具有較好的功效,但這種“以陳為好”觀念并不適用于所有藥物。
如在中藥界有一句順俗語“陳肉桂是寶,陳人參是草”,因為肉桂(一種中藥)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經過適當存儲陳化藥效較佳,而人參存放陳化時間越長,其有效成分喪失越多,效用越差。
陳皮和青皮也是如此,關于陳皮要陳舊才好的說法,最早見于金元時代醫學著作《藥性賦》中的記載“枳殼陳皮半夏齊,麻黃狼毒及吳萸,六般之藥宜陳,入藥方知奏效奇!钡闹兄皇钦f“宜陳”,而不是無期限的“越陳越好”。
而且傳統中醫里一些需要陳化的藥物,往往是需要通過適度的陳化使得藥物的性質轉化得平和,避免太過刺激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如最為典型的包括陳皮在內的“六陳”(六種需要陳化的中藥)都是如此。
所以,如果從傳統中醫藥性理論出發,在正確存儲的前提之下適度存儲,小青柑符合“宜陳為佳”的說法,因為多部醫學典籍中都記載青皮藥性猛烈,如:
《本草通玄》:“橘之小者為青皮,功用悉同,但性較猛耳!
《本草經疏》:“青皮,性最酷烈,削堅破滯是其所長!
《本草綱目》:“青橘皮,其色青氣烈,味苦而辛!
《主治秘訣》:“青皮性寒,味苦!
小青柑普洱茶內之所以用普洱熟茶,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以性質溫和的熟茶中和小青柑性質的寒涼,使其藥性平和;再通過適當的后期存儲,會使得小青柑普洱茶,茶性轉化更為溫和。
因此從茶性分析,小青柑經過適度存儲會更利于品飲。而且中醫上大多數中藥陳化期限在10年左右為佳,否則藥氣過多流失,藥效降低,小青柑也是如此。
3、陳皮和青皮所含物質成分種類基本相同,只是所含的量不同
經過現代科學檢驗表明,大紅柑陳皮和小青柑青皮所含物質成分基本相同,只是所含成分的量不同。
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對陳皮和青皮的測定結果表明,青皮和陳皮的主要有效藥用成分都是橙皮苷,且其中明文規定:“如果作為藥物,陳皮中橙皮苷含量不得低于3.5%,青皮中橙皮苷不得低于3%!,對于陳皮和青皮的存儲環境要求也都是陰涼干燥。
如果從所含物質成分來分析,小青柑與大紅柑差別后期轉化的物質基礎差別并不大。
但小青柑中對人體有較好保健功效的揮發油含量更高,隨著存儲時間的增加,揮發油會隨之揮發喪失,小青柑的香氣和保健功效會相應降低。
所以,如果從物質含量差異來說,小青柑并不適合長期存儲。
綜上所述:
從實際存儲事實考慮,小青柑后期存儲物質和功效轉化存儲具有未知性;
從傳統中醫理論分析小青柑經過適度存儲,茶性能夠更為溫和,但期限不應超過10年;
從現代科學檢測結合小青柑物質含量分析,小青柑主要功效成分中的揮發油,會隨著存儲期限的延長而逐漸揮發,因此并不適合長期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