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武茶區不可復制的生態壞境來看,其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土壤在熱帶亞熱帶雨季林氣候條件下由紫色巖石和砂巖上風化發育而成,在低緯度低海拔古樹分布區域生態環境系統保持較好,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易武茶區之外其他茶區不可比擬之處。
在近幾年普洱茶茶界相關人士標榜的普洱茶名山排行榜中,從其位居“三足鼎立”的布朗山、易武、冰島矩陣中來看,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易武茶區的將是普洱茶領域內最具有潛力最具開發價值的一大山頭,冰島山頭次之,布朗山頭末之。從目前的生態指標斷論,易武山頭茶或將成“王”。
于易武茶發燒友、老茶客而言,或有所知,傳統手工石模制成的易武茶,“殺青”較重,“揉捻”較輕,再以低溫晾曬造就成了易武茶獨特的泡條特點。其古樹茶,因表面的革質層密度大,幾經過歲月的陳化,它原有強勁的內質又慢慢地表現出來,所以就有易武普洱茶越放越好,它的茶味、茶氣香氣越放變得越濃。盛易祥。
“原料是基礎,工藝是關鍵,存放是升華!
好的生態環境加上好的工藝和倉儲形成了易武普洱茶的細膩柔滑,癡迷于易武茶的老茶友們都能從中體驗到顆粒均勻的細膩湯水,回甘生津和喉韻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強,柔中帶剛,入口柔和,苦澀味比較輕,回甘較好,有獨特的高山百花蜜香味。存儲陳化速度較快,密韻也會隨著時間變的更加濃郁。那么新茶客如何分辨易武茶真假?筆者推薦掌握以下品鑒奧秘,基本可以辨別是否純正易武茶:
以易武茶區曬青毛料制成普洱茶成品茶,其新生茶條索特征呈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茶梗較長,茶餅面烏黑油亮等特點。就易武古樹茶口感而言,蜜韻足,茶湯柔滑細膩,苦澀滋味幾乎很難品出;回甘生津、喉韻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強,“柔中帶剛”;新茶口感略顯平淡,越陳放茶氣越足,顯出“豐韻細膩沉穩厚實”本色。
易武普洱茶,其口感辯偽三要素:
其一,茶湯入口是否綿柔,刺激性較低,比較順口;其二,回甘之后是否清甜,有近似清爽的冰糖味;其三,沖泡一二十泡之后甜韻仍存;易武茶剛開始入口表現綿柔,但后勁足,久泡仍有甜韻。如此獨特茶性,無可比擬。
如有以上三點的綜合特性缺一不可,幾可判定其為真正的易武茶。其獨特茶性,乃其所處生長環境的氣候、海撥、土壤、水份、生態條件等所決定,都是無可復制。其實,真正易武茶茶氣從來不弱,茶的濃淡可以在沖泡時用茶的投放量或浸泡時間來控制,在相同的水溫下,茶的浸出的內含物質絕對不比老班章差,因其浸出物中各物質含量比例適中最適合人品飲才能成為當之無謂的易武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