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的泡法 > 解析普洱茶的悶泡法
2017年05月21日

解析普洱茶的悶泡法

悶泡,可理解為“悶+泡”。
悶,指的是密閉,使不透氣。要形成悶的條件,一定是要有一個密閉的空間。
泡,即茶葉浸泡在水中。
我們平時所說的悶泡,就是加夠水之后,蓋上蓋子悶泡,至少3分鐘時間。
比如用紫砂壺、蓋碗這類有蓋的茶具,都可以達到悶泡的效果。
悶泡,其實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做法,容易讓茶葉的缺點呈現。也是茶葉評審常用的手法,一般評審茶葉,烏龍茶用2分鐘+3分鐘+5分鐘,其他茶類,悶5分鐘。
比如有的老茶客喝茶,想知道一款茶有什么缺點,就會加蓋悶泡,等到茶湯涼了,再倒出來品嘗,尋找茶葉的缺點。
有的茶友泡茶時,忽然有事要離開幾分鐘,沒來得及出水,茶葉悶泡在紫砂壺、蓋碗里,把茶葉里最最深層次的物質都激發出來。茶湯會變得苦澀、濃烈,對人體的刺激過大,極度影響喝茶體驗。
留根是有意而為之,目的性極強,就是為了讓茶更好喝。
悶泡,是一種有意或無意間的一個比較極端的做法,比如審評茶葉時就會采取這樣的方式,更容易呈現茶葉的缺點。
 1412106_070018016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