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洱茶的泡法 > 要想泡出來的普洱茶好喝,還得注意茶中的這個比例!
2017年05月21日

要想泡出來的普洱茶好喝,還得注意茶中的這個比例!

所謂茶的口感,是茶湯通過對人體的味覺、嗅覺、觸覺的刺激,形成的一種綜合的主觀感受。

口感的產生基礎是茶葉與水碰撞時,茶葉浸出在水里的內含物質,所以說茶的口感,與茶葉中的主要成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就普洱茶來說,如果有一款普洱,讓你喝起來覺得口感協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內含物中的“氨酚比”適當。

“氨酚比”,就是指茶中氨基酸與茶多酚在茶中的比例,這個比例會影響到茶的滋味、香氣、韻味,品普洱茶的“協調性”,就是品普洱茶好不好喝的基礎。

氨與酚—茶湯的味精

“氨”指的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存在使茶具有了鮮、酸、甜味,這些都會促使唾液的分泌,導致生津。

普洱茶在長期存放中,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會有所下降,部分會被分解和轉化為無機物。

但是氨基酸在普洱茶滋味中依舊是必不可少的內含物質,茶在后期的品質好壞,以及口感好壞,氨基酸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酚”則是指茶多酚,茶多酚又可分為兩大類:

► 第一類是可水解單寧(又稱酯型兒茶素),兒茶素的刺激性比較強,而且澀味明顯,會使口腔有一種“粗糙”的感覺;

► 另一類是縮合單寧,刺激性弱,會使口腔感覺爽口、順滑。我們可能不太喜歡“澀”這個字,但是“澀”在茶湯的口感中卻是非常重要的。

俗話說“不苦不澀不是茶”,澀味不僅是茶的代表性口感,更能促使茶中其他的呈味物質更好地表現出來。盛易祥。

氨酚合理搭配—茶湯更好喝

普洱茶太苦的話,通常是因為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過高,如果回甘再不好的話,那這款茶的茶韻就不上臺面了;

而偏澀的普洱茶,則是因為茶多酚,尤其是兒茶素的含量高,會在口腔中形成厚重的滯澀感,如果長時間化不掉的話,其茶韻可想而知。

苦澀不散總是一種讓人不悅的體驗,如果是氨酚比適當,協調性好的普洱茶,會表現為入口“抓”舌頭,即使是有一瞬間濃重的奇苦(像是以重苦聞名的布朗系茶),也能很快就散開,這種感覺就被稱為“化”,這樣的茶即便在茶湯溫度降低后,通常也不會留有過重的澀底。

有老茶客甚至會把茶湯“抓”舌頭的力度、“化”的迅速與否,作為評判普洱茶葉品質的依據之一。

一般來說,苦澀化得快,回甘速度和程度都適合個人的口味,就是適合你的好茶。

不同茶區、不同茶種、不同季節、不同嫩度的毛茶茶青,它們的“氨酚比”都不甚相同。

比如同茶區、同茶種、同嫩度、不同季節的茶青,春茶的氨酚比高,滋味鮮爽。相較而言,夏茶的話氨酚比要低一些,再加上生長采摘的間隔時間比較短,雨水多等原因,滋味就會呈現出苦澀,鮮爽不足、韻味欠佳等狀況。

所以說普洱茶的口感,不僅要注意沖泡技巧,茶葉的品質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10748763_084908308113_2.jpg 
 
 yunzixuan.jpg